第 76 节 田忌赛马与动态推理(第1页)

特别熟悉的人之间,往往很难发现彼此的优点,俗称「灯下黑」,这时候就会出现所谓的「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的想法,本来身边的人就很厉害了,偏偏去找外边的人来帮忙,宁可付出更大的代价。其实,对于学习也一样,总以为没听说的故事格外高明,而熟知的故事反而不以为然。但其实,根本没必要舍近求远。

之前的推理结构相对稳定,这节课我们讨论一个动态变化的推理。

《史记》中记载了「田忌赛马」的故事,这个故事经过扩展,就是一个很好的动态推理的案例。

齐威王与将军田忌赛马,孙膑就给田忌出主意,用你的下等马和王的上等马比,用你的上等马对王的中等马,你的中等马对王的下等马,这样就能保证三局两胜。结果,田忌以一输两赢最终赢得了比赛,并得到了齐威王的千金赏赐,于是,田忌借机把孙膑引荐给齐威王,齐威王问孙膑兵法之事,认可了孙膑,拜为军师。

我们要讨论故事隐含的深层含义。

这一案例中其实附加了若干前提:

首先,齐威王的上等马、中等马、下等马分别要胜过田忌的上等马、中等马、下等马,所以按照上、中、下的顺序,田忌要输三场,这是第一个需要的前提条件。或者齐威王的马中有两匹马能胜田忌的两匹马。

其次,田忌的上等马和中等马要分别能胜过齐威王的中等马和下等马,否则孙膑的办法不能成立,因为如果齐威王的中等马也比田忌的上等马跑得快,或者齐威王的下等马比田忌的中等马跑得快,齐威王还是要胜的。

第三,必须规定最终取胜的规则是以三局两胜为赢。

但是这些条件,故事里都没有提出来,大家是怎么明白这个故事要说的意思的呢?换句话说,为什么缺了这么多的重要信息,大家还是照常能看懂呢?

其实是大家在看的过程中自己给添加进去了,比如三局两胜为赢,日常很多时候大家就是这样处理的,所以,想也不想就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其实这不是理所当然的,而是约定的,比赛的时候也一样有约定,只是文中没写那么细。其他信息也一样,被我们自己补充进去了。

之前我们说到过隐性思维,其实就是这样,我们深层的日常思维把整个过程补充完善了,但是这种不准确的情况,有时就会出问题。

在故事里,大家会觉得,齐威王脑袋不怎么灵似的,虽然没有细节描述,但是觉得这个齐威王一开始发现田忌换了对阵方式,为什么自己一点反应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