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2 节 最经典的治愈系减压音乐来啦

我们这门课程不仅用于三岁以下的幼童开发大脑,也可以供成年人治疗紧张的大脑以及唤起大脑的活力,更好地进入深度工作状态。

今天给大家听的就是阿尔法脑波音乐,给大家推荐的是缓慢语言重新描绘的梦境,德彪西的风格被称为印象派音乐。印象派最初出现在绘画界,著名画家莫奈曾经画过一幅《日出印象》,用红红蓝蓝的朦胧色彩描绘阿弗尔港口的日出,被当时的绘画界嘲笑说是个完全不懂绘画的人凭印象混乱画出来的,所以就有了印象派一说。

听完之后你全都能被唱下来,说明这首乐曲很鲜明很精彩,但是德彪西却不愿意鲜明。他觉得朦胧的音乐更美,他觉得世上的美本身就是无常的,会消失的,世上的美不坚牢,彩虹易是琉璃脆。

说到前奏曲,相信大家都听说过。什么是前奏曲呢?它就是一种类似前奏的音乐,那么什么是前奏呢?后来继承肖邦这个传统的就是德彪西这一套前奏曲集了,相比肖邦,这位钢琴诗人。

德彪西给每一首前奏曲都取了一个像诗句一样美妙的标题,虽然前奏曲很简单,这一套确是德彪西的晚期作品作于 1904 年到 1910 年之间,此时呢,他的创作思想和他的音乐美学已经完全成熟了,但当时他的身体状况非常恶劣,患了癌症,精神也萎靡,慢慢回旋。

在我们的古典音乐作曲课上,如果写出这样的旋律,老师可能会批评你说,这写的全是啰里啰嗦的废话,而且曲调犯了漫游病的,听到这里你可能已经了解了德彪西对古典音乐的革命性的意义,他就用这么寥寥的几个音就把贝多芬千锤百炼的那种音乐法则给打破了,而且他用的是如诗句般美妙的意象。

这样的音乐也给钢琴家提出了不少新的挑战,钢琴家们探索钢琴的泛音、共鸣,用不同的触键和用例塑造新的音色,在钢琴上精雕细琢才能弹奏出德彪西那种朦胧的、模糊的憧憬和梦境,德彪西钢琴家的代表人物有米凯兰杰利和吉泽晶等等,我们今天就来听米凯兰杰利给大家弹的这首神秘的《雪上足迹》。
(本章节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