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6 节 大师教你如何塑造孩子的艺术品味(第1页)

我们今天听的是缓慢的供大脑休息并进入最佳工作状态和最佳记忆力的波段,这样的音乐对儿童和大人都非常的适用,我们可以把它当做工作下午茶或者用餐时的背景音乐,也适合在睡前播放作为安眠曲。

我今天给大家推荐的是贝多芬最著名的钢琴奏鸣曲《悲怆》里面的第二乐章慢板。

贝多芬一生一共写了 32 首钢琴奏鸣曲,写了 31 年,31 年写 32 首,平均下来是一年写一首。这些乐曲可以说是贝多芬的自传,在里面他的作曲想法的变化,他的音乐风格的演变,还有大型乐队里面的实验,在这些钢琴奏鸣曲里面都可以听出来。

几乎所有钢琴家都会来弹奏这些奏鸣曲,在 200 年前贝多芬的热情奏鸣曲是最难的钢琴曲,如今依旧是最难的,可见贝多芬树立的钢琴文献的高度一直没有被超越。熟悉钢琴的朋友们可能听说过人们把巴赫的 12 平均律称作钢琴界的《旧约圣经》,把贝多芬的 32 首钢琴奏鸣曲称作是《新约圣经》,可见这部钢琴作品的历史高度。

很多钢琴家都会来挑战这些奏鸣曲,而且是在他们演奏才能最好的时候。比如说像李云迪,他年轻的时候一直弹肖邦和李斯特,到了 30 多岁的时候开始来录制贝多芬的奏鸣曲。我听过不少贝多芬奏鸣曲的演奏版本,有各种各样的弹法,比如向本真版、创意版、学究版、无政府版、还有大师晚年版等等。布伦德尔弹得很精确,巴伦博伊姆流露出他性格里面的强势与忧伤。我个人比较喜欢 100 多年前的德奥系钢琴家,他叫施纳贝尔,我觉得它是无人可超越的,尤其是他弹的贝多芬的慢板,非常的稳健,又非常的丰富。

另一位德奥系的肯普夫也弹得非常优雅,还有一位非常值得推荐,他是我们时代也是我们当下最受好评的钢琴家。他叫索科洛夫,我觉得他把贝多芬的奏鸣曲弹得十分鲜灵,活生生的。我们中国也有,我觉得弹得比较好的是 90 后的钢琴家张昊辰,每个钢琴家弹贝多芬弹得各有千秋,那么到底谁弹的贝多芬才是最正宗的呢?

我们知道贝多芬这个人性情暴躁,自我中心又擅长即兴弹奏,他应该不会弹得太规矩。他的学生辛德勒曾经说贝多芬弹琴蛮冲动的,从来不按照自己标出的速度来弹,所以说遵守贝多芬就是不遵守规则,因为乐谱是死的,而音乐是活的。

这些钢琴作品不但钢琴家要来挑战,对于我这样搞音乐理论的也是必修曲目。我记得我考研究生的时候,有一部必读的课本,叫做《音乐的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