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给大家准备的是用于成人刺激大脑细胞活跃运动,也可以刺激儿童大脑发育的快版的乐曲。我们平时听到不少开发大脑的音乐,运用的都是巴洛克时代的音乐,因为巴洛克时代的音乐风格,节奏密集、速度活泼,里面充满了三维图案一般的装饰音,这些都是非常符合脑波音乐的特征。
我们对于巴洛克音乐的了解主要是来自巴赫、亨德尔,还有少年时代的莫扎特。其实在巴赫的时代,当时最著名的音乐家并不是巴赫,而是德国的另一位作曲家,他名叫格尔格·菲利普·泰勒曼,他还是巴赫的一位朋友。当时莱比锡的大教堂需要招聘一位新的音乐总监,教会都要先过问泰勒曼特勒曼说我没有档期,教堂才决定选择巴赫。那么泰勒曼的音乐真的比巴赫更出色吗?为什么他会成为比巴赫更著名的音乐家?我就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这位音乐家的故事。
泰勒曼于 1681 年生于德国的马格德堡,他活了 86 岁,在当时算是非常长寿了。他的作品非常多,在他中年的时候他给自己统计了一下,一共写了 3000 多首礼仪音乐,600 多首序曲、协奏曲和合唱曲,还有歌剧和清唱剧 40 余部。后来他又活了 30 多年,作品量可以说远远超过了历史上的所有音乐家,这也是它为什么比巴赫著名的一个原因。大家都很喜欢他的音乐,泰勒曼提倡音乐应该接近民众,要为多数人而创作,可见他就是当时的流行音乐家。
他的作品可以说比巴赫得更加简单、通俗、易于理解,所以更加的喜闻乐见。而巴赫当时属于是音乐家的音乐家,也就是说只有音乐家才能读懂巴赫的音乐,而泰勒曼的作品就更容易流传开了。我们知道在那个时候,大部分的巴洛克的音乐都是比较老套的,它有一系列繁琐的写作的规则,就像我们古代的八股文一样,有很多的规则要遵守规则来写作,所以他的音乐风格自然是有点迂腐的,这样的音乐逐渐不能适应日益进步的时代而被淘汰。而泰勒曼的曲调非常的甘美、流畅,它的结构清晰明快。
他生活在音乐史上,从巴洛克过渡到古典主义的时期。所以说巴赫是梳理并提炼了巴洛克音乐风格的音乐家,而泰勒曼是把时代风貌写入音乐,并引领了音乐风潮的人。除了大量的音乐作品,他还有一份非常重要的贡献,就是让教堂音乐走向大众。他曾经组织了各种形式的音乐会,在世俗的音乐会上演教会音乐,打破了宗教音乐不出教堂的界限。泰勒曼和海顿一样,没有专门学过作曲,也没有读过音乐学院,但他们天赋禀异到非做音乐家不可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