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节 立志:志向要远大光明(第1页)

我们今天所说的阳明心学是由明王朝时期的浙江余姚人王阳明,在今天的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创建的一门学说。

王阳明当时称他的这门学说为圣学,意思是学习如何做圣贤的学问,后人追溯它为阳明心学。阳明心学没有严密的体系,它是以体物为本的,灵动飘逸。所以讲阳明心学从哪里讲就是个问题。

我们都知道。王阳明之所以能创建这样一门学说,并非是妙手偶得,也不是老天赏赐,而是他多年来的积累和自我奋斗的结果。在多年的积累和自我奋斗中有一个因素特别重要,没有这个因素就不可能有后来的阳明心学。每个人如果在其人生初期没有这个因素,就不可能拥有完美的人生,这个因素是什么呢?其实是特别简单的两个字,那就是立志,所以我讲阳明心学就先从立志开始讲起。

王阳明 12 岁时从老家浙江余姚来到京城,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当时他的父亲在北京做官,王阳明和他的爷爷来到北京和他的父亲团聚。来到北京以后,王阳明开始在一个私塾里读书。有一天他问老师这样一个问题:「何谓第一等事?」

他的老师当时就被问蒙了。首先,一个 12 岁的小孩是不可能问出这样问题的。其次,即使是他教过的成年人也没有问过这样的问题。最后,他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因为它也从来没有想过这样的问题。但老师毕竟是老师。老师是什么呢?就是不能被学生问住。

所以他的老师思考了一会儿,猛的咳嗽一声叫起来:「你小小年纪就不好好说话,你说的第一等事是不是人为啥活着?」

王阳明点了点头说,大概就是这样的意思。他的老师说:「这还不简单,人为啥活着,就是要好好读书学习,将来以后重科举、做大官、赚大钱。」

王阳明沉默了很久说:「老师,我不这样认为。我认为人活着的目的或者说第一等事就是要做圣贤。」

他的老师大笑说:「你懂什么叫圣贤?」

王阳明回答说:「立德立功立言就是圣贤,或者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就是圣人。」

他的老师又大笑,说这太虚了。王阳明摇头道不虚,这是立志,人有志向,怎么会虚。没有志向的人才最虚,人不应该始终想着做大官赚大钱,而是要做圣贤。所谓圣贤,就是要有使命感,要有万物一体之仁心。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要为人民服务。老师叹口气说,唉呀,谁不会说大话在。人人都能立志问题是有几个人能坚持下来呢?12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