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 节 思考对方是谁?(第1页)

只有从对方拥有的力量、性格、职位来判断对方是何种人,才能掌握如何进行有效沟通。要想在沟通中抓住对方的「心」,大家要记住这六个小问题。

对方是谁?

对方的兴趣点在哪里?

对方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如何?

对方的反应如何?

对方的感情如何?

自己与对方的关系如何?

第一个问题,对方是谁?

首先我们要确定「对方是否是真正的信息接收方」 。在很多商务场合,直接听取销售信息的是销售人员,但真正需要信息的则是销售人员的上司。所以,关键是要弄清楚「信息到底是传递给谁的」。

第二个问题,对方的兴趣点在哪里?

当我们长篇大论地讲一番对方毫无兴趣的话题,是不会收获到预期效果的。

我们来举个例子。假如你要去家电城买吸尘器,却被售货员啰哩叭嗦地灌输了一通产品技术特征,你肯定听得会云里雾里的。

其实,我们又不是制作电器的专家,只是个普通人呀。咱普通人的要求是很低的,只想听听「性能出色体现在哪里」、「价格合算体现在哪里」。这些通俗易懂的信息。因此, 大家要记住,沟通之前务必摸清楚对方的兴趣点。

第三个问题,对方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如何?

如同行业专家和普通消费者的区别一样,对方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极大影响着我们的传递内容与传递方式。你如果没有认清这一点就盲目开口, 对方心里就会产生疑问了。

第四个问题,预测对方的反应

对于自己要传递的信息,如果能提前预测到对方的反应,就能事先对传递方式进行修正了。打个比方,有一天,上司跑来找你商量某个企划,如果你只是指出其中的风险与不安因素,上司可能会认为「这家伙怕是嫌麻烦不想做,才说出这么多负面问题的。」

而正确的打开方式是: 在肯定该企划并落实执行的前提下,指出一些「需要克服的问题点」。 能做到这点,你的上司一定会欣然接受的。

第五个问题,把握对方的感情

无论你提供的信息多么通俗易懂多么有有说服力,如果听话人比较情绪化,也会降低引起共鸣或落实执行的可能性。因此,抓住对方的性格特点也是有效沟通的重要因素。平时多观察观察人,比如有些人接受不了自己的意见被他人直接否定、而有些人特别喜欢有热情充满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