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6 节 分析的目的是什么(第1页)

定量分析的第一步「抓住分析的目的」,是这 7 大步骤中最重要的一步。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分析的目的」是定量分析所有步骤的前提。如果弄错了或者忘记了这个步骤,那定量分析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甚至还会有产生导出错误结论的危险。

我们在努力对收集到的数字、信息等进行分析时,总会在不知不觉中忘却分析的目的。例如,当大 Boss 因为要在一次会议中提案新企划,拜托你提供一些有力的数据资料的时候,这时候分析的目的,就是「提供能推动大 Boss 计划实施的根据」。

如果你忘记这个分析目的,而盲目地去收集数据,即使把得到的数据图表化,也无法得到与目的相照应的分析结果。目的,不仅需要在最初确认,也需要在分析的过程中不断意识到它的存在。

人们在遗忘目的,或是和目的偏离等情况的发生,有着一定的倾向性,例如下面这三种情况

1. 项目得到成果需要较长的时间

2. 项目现场和项目实施团队不在一个地点,物理距离很远

3. 项目本身量大,复杂,难度高

如果从「定量分析」的角度来说的话,「行为」,指的就是假说提案或是数据的收集与加工。如果出现以上三种情况的某一种,无论你如何有意识的去避免,它们都会在不知不觉中阻碍你抓住分析目的。所以,我们有必要下功夫去避免这种阻碍的产生。

例如,「事先把目的写在纸上,装订在整理好数据的文件的最上方」、或是「在 ppt 的第一页写上与目的相关的内容」等等。这些行为的关键点是将「目的可视化」。在先映入眼帘的地方写上「目的」,让自己每次都能有意识无意识的看见「目的」,及时想起它。

另外在第一阶段时,和相关人员共享「分析目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千万不能有「不用跟他说他也明白」、「大家肯定都知道的」这种想法,必须要把目的具体化。

例如,当大 Boss 说「这次的新业务,我们要发挥出自己公司的优势,做出独一无二的风格。把这方面的资料准备好给我」的时候,我们就要弄清楚「公司的优势」是什么,「独一无二」又是什么。

和大 Boss 交谈时,将目的明确化是最好的方式。但如果 Boss 说出「总之你先去做做看再说吧」这种话的时候,我们就需要考虑「 Boss 是否看见了我所说的关键点呢?」「 Boss 是不是故意用了模棱两可的说话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