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3 节 推敲「信息」(第1页)

我们每天都在说话,但几乎从来都没有认真的考虑过语言中所蕴含的力量。但是,如果你想要将信息明确传达,就必须要充分地理解语言的力量。如果借助语言的力量来推敲信息的话,你所传达的信息自然而然也会更加易懂。

那么第一点呢,我们要明确「主语和谓语」。虽然也有人用长篇文章来罗列事实和说明情况,但这是相对较为困难的技术,一般人如果模仿的话,就会使主语与谓语的关系变得暧昧,在一篇文章演讲结束时,听者也会忘记主语是什么,从而陷入需要从头再来一遍的窘境。这样的就不能说是经过提炼的信息了,因此请一定要注意主语和谓语的距离不要过长。

第二,要坚决地避免使用暧昧的句子结尾。「?觉得」、「?推测」等词语的使用看似是十分聪明的,但实际上这只是为了规避风险让自己的话语变的模棱两可而已。就如同「?等等」、「?之类的」是一样的。比如:在写着「?的改善」字样地方,他的意思是打算改善呢?还是期待改善呢?还是会有所改善呢?这种重要内容会由于这样的表达而变的意思模糊。所以说为了打动对方,最关键的是我们要表达明确,敢于对自己的说明负责。

第三,我们要不断的说「我认为……」。没有自信的人容易逃避责任,为此,我们需要使用「我认为」这个句式。

使用「我认为」这个句式的话,别人就会明白「这是你自己的想法,你会对此负责」,不会觉得你是「随便应付的给出这些信息」。此外,因为你需要对自己的说法负责,所以就会督促你绞尽脑汁地去确认信息,对别人提出的质疑 「为什么这样想呢」、「真的是这样吗」做好准备。

使用这个句式还有一个原因,是为了缩小听者的理解幅度。的确,在根据数据或事实来做解释的过程中,我们要考虑到各种可能性。听者很容易陷入到「这番话到底是什么想说什么」的困惑中,也会有可能做出相反的理解以及思考。为此,我们必须要以「我认为」这个句式去总结我们的话语。

如果因某些原因需要使用「据我推测」等句式的话,那一定要给出明确的目的和依据。

第四,信息不能过长。一个句子大概为20~30个字符,如果超过了这个数字,那我们需要将它们分割成 2 个句子进行叙述。这也是传达信息的基本。像开头所说的那样,如果主语和谓语离得太远,那就无论如何都很难理解了。如果你说的句子太长,别人就很难理解你是想传达什么了。

这是因为,人类在短期的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