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1 节 五大利润(第1页)

公司是为盈利而存在的。此外,公司盈利会给社会带来很多的好处哦。在理解这些的基础上,让我们一起来详细地学习「损益表」(通过数值能看出公司是否盈利)。

支撑整张损益表的,是「收入(销售额) - 支出(进货费 + 销售经费)= 利润」这个公式。

虽然里面有各种条目,但简单地说,这就是通过销售额和支出,算出最终利润多少的东西。正如第3小节中所解释的一样,损益表是「将一定期间内的营业业绩数值化的表格」。所谓的营业业绩就是指收入、支出与利润的平衡。

接下来,我们将要详细学习一下损益表内的重要指标。首先是「销售总利润」。销售总利润也可以称为「毛利」,我们可以根据「销售额—成本(销售成本)」来求出它。

销售总利润(毛利):「销售额—成本(销售成本)」

同最终所求的「本期纯利」相比较的话,没有将费用、其他收入以及支出算进去,因此只是一个非常粗略的数字哦。但是呢,为了了解整体的利润水准,我们可以先去掌握这个数值。

如果只知道毛利的多少的话,账目就会变得很粗糙呢。假设公司的经营者因为毛利很多而欣喜若狂的话,那这个公司就危险了哦。不掌握精密的数值,就难以看到公司的「庐山真面目」。

下面是「营业利润」。从毛利中扣除「销售费用以及一般管理费(销售管理费)」后所得的就是营业利润啦。销售费是指广告宣传费、销售手续费等销售产品所需花费的直接费用。此外,一般管理费是指人工费、设备费等销售产品所需的间接费用。

销售利润:「毛利—销售费用以及一般管理费(销售管理费)」

关于一般管理费,我们还需要了解「折旧费」是什么。折旧费是指把房屋、汽车等大金额的费用除以可能使用的时间(使用年限)后所得出的费用。机械制造、电脑等也需要计提折旧喔。此外,土地、古董等不会根据时间的推移产生损耗,因此不能计提折旧。计提折旧方法有点难,在这里我们只要知道「有这种东西存在」就够。

第三个,是经常利润。「经常利润」是指营业利润与「营业外损益(营业外收益—营业外费用)」之和。也有人会根据经常利润的增减来判断公司业绩。

经常利润:「营业利润+营业外损益(营业外收益—营业外费用)」

营业外收益是指,因持有其他公司的股份所享有的红利以及存款利益等收益。营业外费用是指,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