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店铺会在换季的时候进行大甩卖。根据商品的不同,也会有从半价到打1折的情况。大甩卖就是指在原来售价的基础上降价销售。从商业的角度来思量,可能很多人都认为,降价对销售是不是不好呢?但是,对公司来说,最害怕的其实是积压库存。
滞销的库存被称为「不良库存(不良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会把它作为存货来计入,但因为这些存货一般在未来有很大概率不会被卖出,因此他的可实现价值就会低于原本的价值,即存货发生减值。其结果是存货销售更加困难,商品积压资金难以回流影响资金的流动性。
假如把原价 1 万元的商品现在以 5 千元出售,经营者应如何判断比较好呢?一般来说,我们都会觉得「以 5 千元出售是不合乎情理的」,但这一想法在经营上是不可取的。正确的经营之道是「将商品以 5 千元的价格出售,能换成现金避免商品积压才是最重要的」。
那究竟为什么降价出售是正确的呢?其理由就是,即使价值下降,但可以通过所得的资金来发展业务嘛。纵使1万元的商品变成了 5 千元,但如果用到手的5千元资金购买毛利率为 50% 的商品材料的话,倒卖2次就可以回本了。
但如果不降价,积压库存的话,不但没有资金流入还会使商品进一步发生减值。服装类商品最怕过季销售,食品类会腐烂掉。如此一来,存货的价值就会不断地下降。不仅如此,产生额外的库存管理费用,可能会导致亏损。没有循环,就无法发展商业了。
不论利润多低,只要有获利的进货与售货的循环,商业就能站得住脚哦。因此,公司才会走降价出售的经营之道。即使贱卖,但总有一天会把所损失的部分给弥补回来。意识到这一点,就会发现,努力地不断减少不良库存是一个合理的商业行为。
服装行业是大甩卖存货的典型代表啦。服装行业必须要考虑到季节和流行因素,所以反季商品基本上都会滞销。因此,设定惊人的折扣价在服装行业是常见的啦。理由一,商家想在换季之前处理掉存货;理由二,如果库存能变成资金的话就可以继续开展业务。
其实,想尽可能地扩大利润,是每个经营者的共同心声。但是,就像现金流动很重要一样,让现金处于随时可以调动的状态,是维系商业健全发展的秘诀所在。正如上面所说的那样,不良库存会霸占资金,破坏现金流。
经营者在考虑是否做出「降价处理」这一决策时,可以站在成本和收益两个角度考虑,成本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