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6 节 理解资产负债表( BS ) STEP2(第1页)

资产负债表,大致由「资产」、「负债」、「资产」这 3 个所构成。可以用「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或「所有者权益 = 资产 - 负债」这一公式来表达。

它基本上是由「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净资产)」这 3 个所构成的。它们各自又包含了具体的项目,但是整体结构是一样的呢。我们也可以看出右侧(贷方)和左侧(借方)的数值是一致的。

资产负债表左侧(借方)是「资产部」哦。不仅有现金,还有活期存款、应收票据、应收账款以及商品库存、土地等。这些都是公司的财产哦。顺便说一下,关于排列顺序是从容易转换为现金的项目开始依次排列的哦。即流动性强的资产记载在上方。

另外,我们可以看到土地、房屋、专利等固定资产是记载在资产部的下方喔。与流动资产相比较,由于不能马上转换为现金,流动性弱,所以就排列在下方了。我们把这样的排列法就称为「流动法」或是「流动排列法」哦。关于流动性的划分,我们也可以根据变现的时间长短来理解,能够在在一年以内的变现的,就是流动资产。反之,超过一年以上,就是固定资产。

接下来让我们再来看一下右侧(贷方)上方的「负债部」吧。排列着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长期借款等项目。负债终究是公司的一个债务,所以如果负债很大的话,公司的健全性就很有可能受到别人的质疑。

细心的你或许已经注意到了,负债部是从必须要马上偿还的项目开始依次排列的哦。正如资产部是按流动资产排序一样,负债部是按流动负债排序的哦。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出,固定负债等处于下方位置。

最后的「净资产(资本)」在右侧(贷方)下方,排列着资本金、资本公积金、未分配利润等项目。这里有时也会添加盈余公积等项目哦。那么资本公积金、盈余公积以及未分配利润等又是「何方神圣」?

资本公积金,是能把股票中所筹集的一半资本作为备用资金先积攒起来的一种制度哦。如此一来,即使公司业绩出现恶化,也可以不用减少资本金额来应对。

其次是盈余公积。盈余公积是把资本金的4分之1的金额以盈余公积的名义来事先积存起来的一种制度。如果用尽了一切利润,商业的老就也不增加。因此,需要把一定数额的金钱作为盈余公积事先预存起来。

最后是关于未分配利润。未分配利润是指,从公司的利润中扣除董事的奖金和股东分红后所剩余的钱,即利润的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