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7 节 时效(二):《杀人回忆》案件引发的反思(第1页)

那除了不同的地方对于不同的案件它的诉讼时效有多长,有不同的规定之外,还有一些补充性的规定也是因案件而异,因地而异的。

比如说,这个诉讼时效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被终止。假设,一个未成年人,他继承了他父亲的财产,那继承了一座庄园。那这个时候,他年纪还小,他的管家在帮他打理一切。如果这个时候有人偷他们家的东西,非法侵占他们家的土地。那因为他还是一个未成年人,他没有办法行使自己的法律权利,那这个时候,法律会有特殊的规定说,我们的诉讼时效的计算就会在这个地方终止,它可能终止到这个未成年人成年的那一天起。本来我的这个诉讼时效是三年,但这个孩子才只有 7 岁,那法律就会为他再等十一年,等到他 18 岁的那一天,我们再开始计算三年的诉讼时效。法律就是默认说你成年了,该拿起法律武器去保护自己的权益了,那么这个时候法律就不会再等你太久。

其它的有很多很多类似这样的案例。

比如说,一个人他的权利受到了伤害,但这个时候他可能患上了精神性的疾病,他在这个时候被法律认定为是没有刑事责任的能力去保护自己权益的。那诉讼时效的计算会为他终止,直到他被医院诊断说他又恢复了理智,他又达到了一个理性人的标准,一个正常的标准为止。那这中间,就会有无穷无尽的争议。

有的案子,比如说它的诉讼时效错过了,那这个时候他这个律师想要挽回和弥补错过的诉讼时效,他可能去证明说我的这个当事人在过去的几年之间患上了某一些疾病,他没有办法理智的思考。那另一方就会争说,你根本没有。双方就会就,这个人是不是失去了行使法律权利的能力开始争。这个时候的标准其实就会变成说诉讼时效应该在什么地方终止?应该在什么情况下终止?

所以,还是我们一直在讲的这个概念,抽象的道理,大的原则,大家都认同,可是具体到执行层面上,它就会在案例和案例之中体现极小的细节。就是你要用我患上了精神疾病为由去证明说,诉讼时效的计算应该为我中断,那你要证明到什么程度?你要用什么样的证据?一个人在什么情况下被认为失去了法律的行事能力,所有这些具体的标准,才是律师们每一个案子当中去争夺的东西。

那我们这段时间可能大家关注新闻的话,也会不停的看到诉讼时效这个概念被讨论。主要就是因为上个月,可能 10 月份的时候,韩国的警方公布了一个很让人震惊的消息,就是韩国的这个电影《杀人回忆》当中的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