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5 节 家暴(三):针对家暴的法律界定与文化塑形(第1页)

我之前跟大家推荐过一个系列的书,叫做《罪行》、《罪咎》、《罪责》三部曲,是一个德国的律师写他亲手经办的一些案子。

我们之前专门讲过其中的一个挺感人的案子。然后讲到家暴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就立刻想起应该是在《罪咎》这本书里面有一个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家暴案,又一次打了这本书的广告。

因为它是一个小说,有非常精彩的、很细节的描写,但是它又是在真实案件的基础上做的文学化描写,所以我们讨论起来可能更容易一些。

男性权威意识与家庭暴力行为

借用这个案子来感受一下当事人的那种心理状态。因为他是这个律师跟这个当事人有很长时间的相处之后所做的一个描写。

这个案子在《罪咎》这本书里面的名字叫作《补偿》。

这个故事当中的这个女主人公,可能她面临很多在家暴中受到伤害的,被害这一方很多情况下是妇女,但是也不一定。

她们面临一个很相似的故事情节,就是她最初嫁给他这个丈夫的时候,是不知道他有这样严重的暴力倾向的,但最初的婚姻生活、恋爱到结婚整个过程是非常美满的。

这个男士虽然非常强壮,比她高两个头,练过拳击,但是一直是很温柔地跟她相处,然后两个人很恩爱。

直到有一天丈夫喝了酒,然后打了她。

第 2 天早上这个丈夫哭泣,流泪说都是酒的错,他再也不会这么做了。然后这个妻子选择了相信这是一个偶然事件,然后继续把日子过下去。

他们生育了一个女儿,女儿出生之后,这个丈夫开始拒绝跟妻子同床。这个妻子跟她的朋友们聊天,发现很多丈夫都是这样,她也接受了这样的命运。

她的丈夫是一个汽车销售员,开始经历整个汽车行业的萧条,她丈夫陷入了脾气的暴躁、焦虑,彻夜不归,常常需要借助酒精入睡。

这一切逐渐地发生之后,她的丈夫开始越来越多地对她施以暴力。

我在读这个故事的时候,我今天在跟我朋友庞莹讨论,她之前上一个性别心理学的课,我们刚才聊到法律在很多问题上能够做的事情其实是有限的,这个社会需要通过更多的方法来解决一些严重的问题。

比如说性别心理学上对家暴这个问题的研究,家暴行为通常发生在什么时候?就是这个家庭当中的男性这一方感受到他的所谓男性雄风,这个 Masculinity,这种男性权威被动摇、被削弱的时候。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