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3 节 《平权法案》之前世今生(二十四):平权充满着「我都是为你好」的父爱主义?(第1页)

逆向歧视,不只是一个法律问题

我们今天终于要来讲逆向歧视的问题了,因为中间插播了太多东西,有一种预告了很久,但是「光说不练」的感觉。

逆向歧视不是一个准确的名字,Affirmative action 被翻译成《平权法案》或者「平权行动」或者「肯定性行动」。它指的是企业或学校,鼓励雇佣或者录取不只是弱势的种族,也包括弱势的民族、少数民族女性或者不同性取向者等等各种各样的弱势群体,以防止种族或性别歧视或者其他类型歧视的一种积极行动,所以叫 Affirmative action。

Affirmative action 会被挑战,一次一次地被告上法庭去挑战,是因为它被认为反过来造成了逆向的歧视,因为它惠及的是少数群体、弱势群体,它反过来就对强势群体造成了实质上的、客观上的歧视,或者是差别对待、不公正对待,因为歧视这个词是有主观上的偏见存在。

《平权法案》的问题或者逆向歧视的问题,当然不只是一个法律问题。我第一次听到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是大概 10 年前,有一本在国内很火的书叫做《正义,一场思辨之旅》(《Justice:What's the Right Thing to Do?》),他的作者是哈佛的一个哲学教授桑德尔(你看是哲学教授,不是法学教授)。

《正义,一场思辨之旅》Michael J.Sandel 著,乐为良译,雅言文化出版

《正义,一场思辨之旅》Michael J.Sandel 著,乐为良译,雅言文化出版
那本书是讨论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在不同的案例里到底什么样才是正义的,是非常好看、非常有趣的一本书。

平等,该如何认识?

我觉得平权问题或者关于《平权法案》、逆向歧视的讨论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永远不过时的话题,它会让我们每个人都借这个机会可以去反思和理解自己「关于平等这件事到底如何认识」。它是一个绝好的辩题,但是与此同时,我觉得我们其实很难很客观的去看待这个问题,因为它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