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你好,我是詹青云。
最近一部叫做《美国工厂》的纪录片成为了话题热点,它打着奥巴马的第一部纪录片的旗号风靡了朋友圈。但仔细看过以后发现好像跟奥巴马也没有什么太大关系,但虽然有虚假广告的嫌疑,并不妨碍我诚恳地向大家推荐这部纪录片,真的是挺有意思。
我已经看到道长,还有其他很多的很多人,都写了对这部纪录片的观后感,聊了对它的看法。我也计划请我的朋友庞颖再来做一次辩论,跟大家聊一聊我们对这部纪录片的看法。
那今天呢,作为一个前情提要,为了紧扣法律的主题,先跟大家介绍一些跟纪录片有关的,大家可能会看过之后感到好奇的法律知识。
纪录片《美国工厂》
不知道多少朋友已经看过了,已经看过,显然不需要我再赘述。没有看过的朋友,我也不想剧透太多细节,但简单的来说,这部纪录片讲的是中国讲的是中国的企业福耀集团,曹德旺先生的福耀玻璃,在 2015 年到美国的俄亥俄州去建厂的故事。
俄亥俄州位处美国著名的铁锈地带,Rust Belt,铁锈地带东起宾夕法尼亚州,穿过俄亥俄州、印第安纳州,一直到密歇根州、伊利诺伊州,在五大湖地区,它就是当年美国的重工业重地,后来随着美国制造业的衰落,整个铁锈地带就锈掉了,也衰落了。
所以这个纪录片一开始用的镜头,就是另一个纪录片里,通用汽车(GM),关掉了在当地所设的工厂,所以有数千的产业工人失业,直到福耀玻璃入驻。那在这几年的时间里,纪录片里有提到他们,因为美国人的储蓄率比较低,所以他们可能要卖房卖车,有的人要住在她姐姐的地下室里,一度失去生活的意义。
福耀所建设的美国工厂,最初入驻这个地方的时候,当地的这些产业工人是非常欢迎的,大家也很高兴。 他们和背井离乡被派驻到美国工厂的中国的工人,中国的管理人员,很多人成为朋友,中国人到美国人家里去打枪,然后美国人学习认识这些新的中国朋友,一开始大家是一个双赢、其乐融融的状态。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化的差异,两种工人的差异,中国工人和美国工人的差异很快就表现出来。工厂始终没有能够盈利。中方的管理人员认为,是因为美国工人态度不对,做事情拖沓、爱聊天、效率低。
美国工人呢,就抱怨中国的管理者、资本家或者是中国管理者所雇佣的当地的美国的管理者,觉得他们不尊重工人的劳动,工资比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