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 节 声音和节奏:独特的声音名片为演讲加分(第1页)

用什么声音去说话,别人听着最好?

可能你会觉得,自己说话的声音不能改变,但实际上,你说的不能改变的部分,是音色。

比如我的音色,其实不太像一个女孩,这个确实比较难改变,但是声音不完全等同于音色,实际上,音色只是声音的一个要素而已。

咱们说话时候的节奏,还有音调,是高音还是低音,抑扬顿挫的感觉,这些东西共同决定了一个人说话的声音特性,以及带给别人的感受,所以音色确实比较难改变。

比如你现在让我说话像杨钰莹,像赵丽颖,可能我很难办到,但是其他的节奏、音调是完全可以控制的。通过控制这些,就可以让自己的声音,给别人一个好的感受。

一、声音的重要性

声音是很奇妙的,我们每个人的发声原理都一样,我们是怎么发出声音的?

首先,提供动力的是我们的肺部,肺部挤压气流,会让我们的声带震动,然后通过口腔、鼻腔产生共鸣,声音就出来了。

我们每个人的发声原理,是一样的,不管是刘欢,还是你。但是我们出来的声音不一样,给人的感受就不一样。

那么声音在表达当中,有多重要呢?

一个人向另外一个人说话,说话的结果 30% 或 50% 以上,都是由声音决定的。因为声音会影响荷尔蒙的分泌,影响脑电波、心跳,甚至呼吸。

极端一点,听到警铃的那种声音,咱们就会觉得很紧张,心跳就会加快,但是听到海浪的声音,就会放松,这就是声音对生理上的一些影响。

所以声音在表达过程当中的重要性,是远超乎我们的想象的。

我们为什么要说话?为什么要演讲?

你说是为了让对方知道,或者是把这个信息告诉对方,但实际上你不用说话,也不用演讲,只需要给对方发一封邮件,发一个微信长文字,一样可以做到传达这件事情。

可是面对面表达不一样,是否能够听到声音也不一样,声音传递的东西太多,你从声音里面,可以听到一个人的性格、情绪,你能听到此刻的状态,所以用文字交流,经常会发生误会。

比如我说了一段话,对方生气了。因为他说我说话冒犯了他,我看那段文字也没什么,就是因为对方在看到这段话的时候,他想象你说话的声音跟表情,所以经常会发生误解。

如果能够面对面交流,我们最好不只用声音,如果能够用声音,我们最好也不只用文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