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 节 共鸣:最高级的表达,是让人产生共鸣(第1页)

希望跟大家一起学习:怎么样在说话的时候,能跟别人产生共鸣。

一、表达的最高境界:共鸣

我们本来是不一样的人,我们有不一样的经历,我们现在也有不一样的心情,但是通过我说的话,我能让你感受到,跟我身处在同样的情境当中,有同样的情绪和想法,最终引发我们同样的行为。

共鸣是,是我心目当中认为的,说话的最高境界,就是把别人带到你的世界里面,你们在同一个频率上去振动。

表达当中最尴尬的画面就是,台上的人可能说得声泪俱下,但是听的人无动于衷,讲的人自我感动,听的人只觉得尴尬。

大家不在一个频道上的时候,就是表达最失败的时候。

应该怎么样让听众跟我们去产生共鸣呢?

还是咱们第一节课讲的,同理心很重要,我在这强烈推荐大家去看一个小视频《同理心的力量》,视频只有两三分钟。

你看完了之后,你就能明白到底什么是同理心?为什么以前我跟别人说话的时候,明明是好心,但是别人不接受?为什么别人明明是来安慰我,但我听了之后,还是很难受?

同理心跟同情是不一样的。同理心要求的是代入别人的立场,用别人的角度去看问题,不要做评判,在觉察到别人情绪的时候和他去交流,跟他一起去感受。而同情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旁观的这样一个心情。

比如别人掉洞里了,你站在洞口,跟洞里的人说:「底下难不难受,不要害怕,将来一定会好起来的。」

这些话让人听了之后,觉得很难受,这是同情心。同情心会拉远距离,但是同理心会拉近距离,利用你的同理心去思考。

咱们第一节课讲的情绪和需求是一个角度,今天我们要讲的一个新的角度,叫做思考共同点。

二、把一群人当成一个人

为什么我觉得一对多的沟通难度,远远高于一对一的沟通?

因为一对一去沟通的时候,对方就坐在你面前,你能看到他的样子,你能够更直接地去感受他的情绪。而且你了解他,你很快的就能够抓到他身上的一些信息,这是一对一沟通的方便之处,

一对多的沟通,演讲就是一对多的沟通。当你站在台上的时候,让你去做个报告、做个演讲,你会发现你根本就不了解底下的人,你没有办法跟他一一对谈,你也看不清楚他的表情。

所以在这个时候,请记住一点,一对多的表达当中,有个非常重要的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