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节 花间词——沉醉忘忧:牛希济《生查子》、韦庄《菩萨蛮》(第1页)

通过温庭筠的《梦江南》和孙光宪的《浣溪沙》,我们从男女双方的视角出发,感受了词人借用景物所表达的痴执之情。这一期,我们依然来讲花间词。今天要谈的两种深情都和别离有关,一种是男女分别时表达的永不忘怀之情,一种是游子离家在外留恋某地不忍离去的复杂情绪。

离别总是令人感伤,这两类词都写出了游子对情人、对家乡的真切情意,而在表现方法上,因为用了更生动、更曲折的联想和反衬的方式,所表达的情意就显得更为缠绵,更为哀伤。第一种和大家谈的是,因物而及情,就是透过事物而联想情人的方式,传达绵绵不绝的情意,代表的词篇是牛希济的《生查子》。另外一类则表现得颇为洒脱,但其实内心却相当沉痛,我的标题是「沉醉以忘忧」,以韦庄的《菩萨蛮》为例。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两种情感,表现在词里面,它们会有怎么样的不同。

《生查子》中的情意缠绵

先来读牛希济的《生查子》。

牛希济这一位词人大家比较陌生,他是花间词人牛峤的侄儿,他在五代时遭逢丧乱,流域巴蜀。依靠他的叔父牛峤过生活。在秦前蜀任官职御史中丞,蜀亡后,随着蜀主王衍投降于后唐,被任命为雍州副节度使。那《十国春秋》说他的文学胜过同辈文人,个性直爽,喜欢喝酒,他的词风接近韦庄,文笔清骏,比他的叔叔写的好些,他的这一生《生查子》,在花间词中算是上乘之作。词是这样写的:

春山烟欲收,天淡星稀小。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一首绝妙好词要有美丽的文笔,也要有真切的情意,娓娓道来,让人感受到作者创作态度上的真诚和作品文辞意境上的创意。而《花间集》中有不少写离别送行的词,而这一首写的真挚自然,特别给人文辞清浅,而文意蕴藉、情思既哀怨又温馨的感觉,十分动人。这首词写一对情侣在一大早即将离别的情事,短短四十一个字的篇幅,从晨光熹微开始,写离别的状况,离人的心情,然后写出两人缠绵的情意,再借着让词中人物用话语说出不会忘怀对方的心声,由景写到情,由客观情景,写到主观情意的表达,铺叙相当自然有层次。因为有画面,有动作,也有说明,写来就好像戏剧电影一般,给人如在幕前,颇为亲切的感受,这是他成功的地方。

令人赞赏的是他的结尾,将眼前的离别推想到未来睹物思人的情节,更是别开生面,传达了一种难忘之情,可以温暖离人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