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 节 南李后主词:李煜的「往事不堪」(第1页)

现在分享的是第五个单元「梦境与真实,李后主词的双重对比性。」前一期介绍了李煜前期写欢乐场景和心情的词,也探问了他是否真的乐在其中的问题。我们初步的看法是,所谓「乐以忘忧」,表现的是一种逃避的生活方式。如果一直都能如此,活在自己编织的美梦中,李煜可以说是有一个快意的人生。但问题是他无法避免政治的迫害,等到国破家亡了,他不得不面对现实残酷的人生。

39 岁那一年南唐为宋所灭,后主和家人被押解到汴京,初封违命侯,后来改为陇西公,虽仍保有爵位,但却是被软禁的。在汴京住了两年多,郁郁寡欢,不久就去世了,从前的欢心喜乐转眼成空,如一场春梦。

后主被俘,离开故都,渡江时写了一首诗:

江南江北旧家乡,三十年来梦一场。

吴苑宫闱今冷落,广陵台殿已荒凉。

云笼远岫愁千片,雨打归舟泪万行。

兄弟四人三百口,不堪闲坐细思量。

——《渡中江望石城泣下》

▲ 南宋 赵黻 《江山万里图》

写亡国后的落魄和凄凉的心境。之前繁华的宫殿现在变成一片冷落荒凉,眼前竟是愁云惨雾,雨如泪下,目及伤心。而绝望无意的兄弟四弟和家眷都已不堪愁苦,无法安闲地坐着,不断细细思量。想些什么?恐怕千头万绪,理也理不清了。

到汴京以后,无论身份、地位、生活环境,还是心情感受都有了极大的变化。所谓天上人间,相距甚远,落差非常大。因此前后期的生活,还有心境形成的对比,反映在词中,无论语调、内容和风格都有了很大的差别。我们如果仔细去观察会发现,李煜前词是耽溺于欢乐,无非是借此来麻醉自己,是无法面对现实的一种逃避人生的方式,本身已混淆了事实与假象。后来面对囚虏的生活,他同样采取逃避的方式,试图醉梦中寻求慰藉,过着自我封闭的生活,哀痛欲恨。

相对于前期过度的欢乐温馨,后期词充满着哀愁怨恨,则是另一种极端。今昔生涯变化越大,产生的张力越强,激起的情绪就越强烈。词体往往呈现出一种相对性的美感,介绍词的特质时已经提过了,李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