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 节 宋词——苏轼:《念奴娇》与英雄幽思的郁勃(第1页)

大家好,我是刘少雄,欢迎进入《唐宋词的情感世界》。今天继续介绍苏轼词的时空之感,要谈论的是东坡的怀古之作《念奴娇》。

不晓得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前面介绍过的《永遇乐》《洞仙歌》都是与女性有关的,《永遇乐》是写在燕子楼梦见盼盼,有感而发,表达了古今如梦,人生虚妄之感。《洞仙歌》则是回忆童年时在家乡听女尼诉说花蕊夫人的故事,重新塑造了他心目中的花蕊夫人的形貌,并赋予她特殊的精神特质,借此抒发了流年偷换的感叹。因此两首词既有清丽的意境、舒徐的笔调,也有阴柔之美的特性,娓娓道来,充满着幽怨哀伤的时空意识。

东坡四十七岁,宋神宗元丰五年,贬谪黄州的第三年的秋天填写了这一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却是因历史遗迹,英雄人物而兴起怀古伤今之情。这是从文人士大夫本身的际遇,感叹事功之失落,生涯之落拓,从而思索个体的生命意义,自己的历史定位,乃至人类存在的价值等问题。因为他所诉说的内容和自己的经验有贴身的关系,形成人我成败得失的相对情境更显著,因此激起了时空意识特别强烈,引起的情绪就更豪荡了。

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般都认为是他的豪放词的代表。这首词的内容虽然大家都耳熟能详,不过我还是先念一遍,然后再就他的时空设计分析东坡所要表达的一种情意。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掳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针对「赤壁怀古」这个词题,我想先拆开「赤壁」和「怀古」这两个概念,简单诉说东坡身处贬谪地方黄州的赤壁。以及他写作这一首词的背景和动机,以赤壁为名的地方在湖北省境内就有四处,一在嘉鱼县东北,长江南岸,三国时周瑜破曹操,火烧曹军船舰的著名战役,「赤壁之战」就是发生在这个地方。第二在黄冈县城外,又名赤壁矶,东坡黄州时期再三来游写下名篇的就是这个地方。

另外还有两个赤壁,一在武昌县东南,一在汉阳县。黄州赤壁兼具山水之胜,江面上风露浩然,烟波渺茫,酱赤色的崖壁在夜色中冷峻、深峭,同时展现了大自然的清远悠然与深沉难测。再加上误认为是曹操大战周瑜的地方,这种历史传说更使这一片水声山色回荡着时移世转的沧桑。东坡就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