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8 节 宋词——苏轼、朱敦儒、辛弃疾:生命的解悟(第1页)

「时间与解悟,宋人化解时间忧虑的方式」的第四种方式,「生命的解悟」。前面所谈的「执著的热忱」、「豪宕的逸性」,和「当下的珍惜」这几点,多少都带点一往情深,豪情万丈的兴味,也表现出认命且又认真的意气和精神。不过这些毕竟都是一种对抗的方式,在反扑人生必然的悲感中,当然有它动人的地方,这样的付出也自有其可肯定的价值。可是,这一类词人背后的阴影仍在,面对好景不长,人生易逝的事实,心中难免会感到束手无策,还是会焦虑不安的。换言之,以上三种方式都难以做到心安理得,坦然自在。

之前约略提过王国维《人间词话》的「入乎其内」和「出乎其外」的两种处理人间情谊的状况。那前面三种处理的态度可以说都是入乎其类的表现。依偎顺逆,在人情世界中,情绪难免会起伏跌宕,不易得到真正的平静,那是一般词人的境界。入乎其内,故能写之,亦故有生气,表达的相当深刻,也相当感人,亦展现出一种神采,一种生命的力量。至于出乎其外,则是少数人能达到的境界,那是诗人的境界,他需要一段历练的过程才能达到。

王国维认为,诗人对于宇宙人生,必须深入其中,又必须超出其外,「出乎其外故有高致」。也就是说,出乎其外不是绕过人生困境而采的一种逃脱出来的方式,而是先要认真的面对人生种种问题,深入内里,勇敢的去承担,经由生活的历练,凭借个人的性情与才华、思想与学问,粹炼出生命的智慧,透过理性思维,反省、深思,回到真实的自我,有所体悟,有所肯定,有所超脱,而展现出较为开朗、阔达、放旷的人生观。这样才能跳出藩篱,审视人生的得失,找到自己的定位与方向。所以说,「出乎其外,故能观之」。那么,只要不受时空环境的局限,心灵能得到解放,便能得到实践自己高尚的志趣,成就更高远的人生意境。所以说「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有别于以上三种化解时间忧虑的方式,这一集要谈的生命的解悟,它就不是入乎其内了,而是出乎其外的表现。能够做到这样的词人,基本上是有更强韧的生命力的词人。他们有能力看通、看透世间事物的本质,有更丰富的人生阅历,历经许多波折、挫败,而仍然没有失去信心,努力想突破困境。这需要豪放的生命个性。他们有勇气去面对、去承担,也需要有勇气放下既有的一切,这样才能突破、有所发现,成就不一样的人生。

苏轼、朱敦儒和辛弃疾三家词在这方面有较突出的表现。下面我各举一词,让大家简单认识宋代词人解悟生命的一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