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说的「别后相思」这一类的词,是写男子与情人分别后,透过追忆往事,缅怀过去美好的情境,以对照今日孤单凄凉的境况。今天要谈的主题是「旧地重游」,则较为动态一点,是写词人经过多年后重回旧地、触景伤情,想起以前在此处与某女子的一段情缘,而生出的不堪回首的感叹。因为这里多了一层时空的转折,更增加了一种江湖流落或年华老去的哀伤。这类的词用长调来表达会更出色、更动人。因为长调篇幅比较长,需要铺排情节,更能交代出人物故事的内容。就是说,多了一层叙事的结构,它更能呈现出重游旧地的历程和回忆往事的细节,达到如小说、戏剧一般的抒情效果,充分让读者对其前后的情绪变化有更具体而深刻的体认。
以长调的铺叙方式来呈现这一类主题,有一个基本的写作模式,大概是这样的:词人他每到一个地方总会回到到自己的过去,特别是过去的一段情事,于是他便沉湎在回忆之中,并且以目前的流落自伤自怜;他们把词的往事扩大来描写,在他们细腻的笔触下,回忆起来的往事不论多么哀伤,却总是有着令人回味的美感;他们就沉湎在美的伤感之中,表面上自怨自艾,其实却有一种满足存在于其中。我们不得不说这是中国文学的一种新的感受,一套新的表达模式,它创造了一个细腻而又美好的世界,然而却不是一个广阔的天地。这套书写模式最早是由周邦彦悉心创造出来的。
周邦彦的词给人的整体印象是尚雅而不远俗,重文辞,也协乐律,字句锻炼,而布局谨严,善于铺述叙述故事,用具体的情节带出情绪的转折变化。词主要是呈现相对的美感,以今昔对照为主轴。周邦彦的词无论是写情、咏物,或者怀古,都有深浓的盛衰今昔之感。在这些题材之中,他的回忆书写最具特色。简单地说周邦彦这一类词结合了音乐与文辞的美,融汇叙事与抒情的特色,为往事追忆塑造了一种精致的美感,创造出一种可感可知的抒情模式,影响至为深远。

▲宋 登封窑珍珠地划花双虎纹瓶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瑞龙吟》中景随情转,时空交错下的怅惘情怀
周邦彦的《瑞龙吟》一词,写旧地重游,抒发物是人非之感,向来评价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