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1 节 宋词——悲愤:岳飞《满江红》张孝祥《六州歌头》(第1页)

我们谈唐宋词的情感世界,之前所说的都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尤其比较多的是男女之情。今天进入第十二单元,则谈的是人与时代世局的关系,包括词人报效国家的热忱,面对国家兴衰成败的感慨,和英雄豪杰有志难申的愤恨与无奈等内容。主题定名为「忠愤与悲郁:家国兴亡的悲感」。我将分四集来介绍,分别是忠愤气田膺的悲愤,无人会登临意的悲郁,感慨今昔的悲怆,无心再续笙歌梦的悲凉,谈论的词家包括岳飞、张孝祥、辛弃疾、姜夔、吴文英、张炎和刘辰翁。按时代先后排列,由宋室南渡,到南宋灭亡。这类词有几个特点:

第一,这些词都属于南宋的作品。词人在南宋偏安之际,面临国破家亡,未能恢复失土,主战主和,纷争不断。到中叶以后,面对国祚衰颓,欲振乏力,到宋末为元所灭,莫不深有所感,发而为词,写出了个人与时代的悲慨。

第二,这些词都属豪放词,语意奔放,气势恢弘,直率坦诚,不以委婉为能事。虽然是典雅派词家,如姜夔、吴文英,写起这一类词来,都比平常的婉约词篇所表达的情绪较为哀伤激切,语意更跌宕有致。

第三,这些词反映的是动乱的时代,也抒发了个人的生世之感,故词中不仅仅抒情,也多有叙事、议论,表达了壮志难筹,抑郁不平之气,慷慨激昂。或写忧心国事,飘零沦落之感,沉痛悲伤。所谓乱世之音,亡国之音,故多怨怒哀思,因此形成一种极为悲切的词风。而因人、因时、因事之不同,表现为悲愤、悲郁、悲怆、悲凉的情绪。这是和之前所读的词篇所流露的伤感情怀在词情的质感上与力度上大不相同。这类词澎湃激昂,凛然有生气,沉郁顿挫,有着深沉的悲感与无奈,最易触发读者相应的情绪。

▲南宋 官窑 青瓷三登方壶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听《满江红》中的凛凛生气

讲到宋朝由北而南,失去半壁江山,因而南渡偏安,最大的耻辱莫过于「靖康之难」。靖康是宋钦宗的年号。钦宗靖康二年,西元 1127 年,金兵攻陷了汴京,所经之处,无不残破,并掳走了徽宗、钦宗、后妃宫人等共三千余人北上金国,且将珍宝搜刮一空。北宋遂亡,史称「靖康之难」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