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晏殊和欧阳修的词,我们看见词人用心的在词中呈现离人与闺妇两方的别离情绪,让我们看见爱情比较完整的面貌,并让我们知道在爱情中两人的感情是互相影响,彼此都有关联的。我们如果能够将心比心,用同理心看待与我们相亲相爱的人,相信彼此依然有情,就不会完全感到绝望。而只要坚持这一份信念,我们就算在分离的状态,面对着孤独无依的时候,心中仍存在希望。
词中具体将男女离别相思的情况呈现出来,照顾到双方的感受,正反映出词人多情而又温厚的一面。今天要介绍的同情与共感这一个主题的另一种表现方式,君心似我心,是词人以自己切身的经验去体会女子离别相思的愁情,感同身受的将它表露出来,写来十分真切而动人。我将以陆游的《钗头凤》这一首词来加以分析说明。
陆游的《钗头凤》流传甚广,向来被视为陆游情词的代表,因为他背后有个凄美的故事。相传这一首词是陆游为他的前妻唐琬而写的,据南宋陈鹄的《耆旧续闻》、刘克庄的《后村诗话》,和周密的《齐东野语》等书的记载,陆游与唐琬的爱情悲剧与词的本事轮廓大致是这样:
陆游大约在二十岁时候娶唐琬为妻,两人情意相投,伉俪相得。不料陆游的母亲却对儿媳产生恶感,逼令陆游休妻唐琬。陆游虽百般劝谏苦苦哀求都没有效,最终还是被逼仳离。这一段婚姻维持不超过三年。其后唐琬改适同郡宗子赵士程,而陆游再娶王氏。陆游二十七岁那一年,一个说法是三十一岁,出外游春,在家乡的山阴城南禹迹寺附近的沈园,恰巧唐琬也携夫来游,邂逅相逢,自是百感交集。唐琬得到赵士程的同意,差人送酒菜给陆游,陆游颇为感伤,就写了这一首《钗头凤》,最后写在园中的墙壁上。好事者抄而传之,为唐琬所见,她有感而发,乃和作一首同样的《钗头凤》词,不久竟抑郁而死。此后陆游在世的五十年间,写下了多篇与沈园有关的诗歌,表达了此志不渝的悲痛心情。
不过清代有人对此事提出了置疑,例如吴骞的《拜经楼诗话》说:「陆放翁前室改适赵某事,载《后村诗话》及《齐东野语》,殆好事者因其诗词而附会之。《野语》所叙岁月,先后尤多参错,且玩诗词中语意,陆或别有所属,未必为伉俪者也。」
近代学者以为《钗头凤》词艳,很艳丽,不合唐氏身份;此中提到的「宫墙柳」一语不合山阴环境;而「东风恶」三个字,如指其母亲的话,亦复可疑。又说,这一首词在放翁词中,前后各首均为陆游在蜀赠妓之作,疑这一首词也非题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