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 节 心若有花,日子便会生香——蒋捷《昭君怨·卖花担上》(第1页)

昭君怨·卖花担上

蒋捷

担子挑春虽小,白白红红都好。卖过巷东家,巷西家。

帘外一声声叫,帘里丫鬟入报。问道:买梅花,买桃花?

如果说自然界最美丽的植物是什么,我想大多人脑海只能怪第一个反应便是花。花作为自然界天然的装饰品,从古至今,都受到文人雅士们的青睐。

关注的多了,花自然而然就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也进入了诗人词人们的作品之中。

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词,便与花有关。是蒋捷的《昭君怨》。

这是一首口语味极浓的词,近似于元代的散曲。而蒋捷呢,在文学史上被称为宋末四大家。是哪四大家呢,分别是张炎、王沂孙、周密、蒋捷。前三人大家可能不是很熟悉,而蒋捷的声名,可不是不弱。

一直以来,不是流行这么一句话吗?时光是把杀猪刀。多少年轻时的大好青年,长大了变得又胖又丑,身体还坏了。

而这话的来源,诶,恐怕大家已经想到了,便是蒋捷著名的《一剪梅》里的名句: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因这句话太过出名,蒋捷又被称为「樱桃进士」。

除此之外,蒋捷的《虞美人·听雨》,也是大家所常见的。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想必各位耳熟能详。

蒋捷相比较于其余三大家,风格更为独特。这首昭君怨,便为大家展现了卖花人与买花人之间生动活泼的生活场景。

【担子挑春虽小,白白红红都好。卖过巷东家,巷西家。】

十分口语化,相信各位都能明白。

那个时候的卖花人,有的人就是挑着担子,到处叫卖。可见花卉交易在宋代是很有市场的。李清照在早年写过一首《减字木兰花》,里面就有一句「卖花担上,买得一支春欲放」。

那么在这里,我先为大家说说宋代的花卉文化。

宋朝可谓是古时候花卉文化发展的巅峰时刻,上到文人文化,下到普通百姓的生活日常,花都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既然今天我们分享的这首词是以卖花开场的,我们就先来看看宋代的花卉贸易。

花卉贸易,在宋代十分繁荣。以西京洛阳为例,洛阳以前我们讲过,以牡丹为最,是有名的花都,而古人又特别喜欢牡丹,直到今天,中国的国花,也是牡丹。

在洛阳,不但花卉贸易市场,也就是花市,往往把赏花和卖花融为一体,类似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