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人问,为什么自己的客户洞察没有什么效果,这是因为我们从来都没有问问自己,客户为什么要让你了解?
无论你多么会提问,多么有见识,总要赢得洞察的机会才行,这是我们上一讲的内容。这一讲,我们讨论如何在探询的时候,让人感觉安全?这是第九课第二讲,总第四十二讲。
如果不能创造探询的机会,就谈不上安不安全,因为对方只要忽视你就可以了,只要屏蔽你就可以了,不需要真正去思考怎么应付你,只要交给自动运行系统就能打发你了。
真正在被探询的时候,客户要看情况再回答你的问题,要确保在回答的时候,自己足够安全,这也是客户几乎是无意识的防御心理。
营销史上那句有名的探询:客户,你会因为什么睡不着觉?这样的问话,让人无语:你这是在问身体,还是问生意呢?
客户也许会担心自己的生意,但是大多数客户不会向你透露自己的隐私,也不会和你探讨这个议题,除非你有探讨这些话题的条件,否则讨论这些话题,客户就会觉得这是不安全的。有哪些让人感觉安全条件呢?
你是谁?你想干嘛?
陌生的销售人可能建立安全感吗?可能的。因为陌生,之前并没有交集,这通常是不信任的因素,可是也正因为陌生,反而是从零开始的一个机会,只要这个「陌生」里面还能包含对方的期待。
很多话我们不会与熟人讲,却会对陌生人说,说明陌生也有陌生的好处,只要能够充分利用陌生的积极的一面,陌生也是机会。
举例:
- 客户,对您而言,我此刻只是一个陌生的销售人,这也正是我来拜访您的原因,根据我之前做的功课,我们公司与您能在在半年内做 100 万的生意,但这只是预估,还需要充分的评估,更重要的是看您的意愿,毕竟有钱难买「我愿意」么。
- 在这个陈述里面,「我」的角色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冒失的陌生销售人,是一个希望进一步评估这 100 万生意可能性的人。客户可以任意选择拒绝或者同意继续,但是,无论同意继续还是拒绝,客户的损失和获益都是相对明确的。
- 如果客户好奇这 100 万生意是怎么算出来的,之前的功课具体做了什么;如果客户好奇这个销售人代表什么产品,哪家公司,与其他客户的沟通与合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