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节 江湖的散文诗(第1页)

1.

临近年关的时候,九华山脚下浩浩荡荡地下了好大的一场雪。

山下有一条小溪,溪水清澈剔透,从山间的密林陡峭处流淌下来,经过一个小小村庄。村子不大,约莫二三十户人家,世代以耕种为生。因为临近九华山的缘故,所以大多是将农作物担上山去,卖给山上大罗寺里的僧侣师父。而每到逢年过节或大灾小难的时候,山上体恤这一份躬耕之情,大多也会派和尚下来做场法事,忏经祈愿,庇佑村民。久而久之,村中人人信奉佛法,淳朴敦厚,俨然便是一处世外桃源。

溪边本无树,可年中的时候,村子里新搬来了一对小夫妻,据说是山上前来投奔果严禅师的亲戚。那果严禅师年纪轻轻,不过而立之年,却已是大罗寺中三大殿之一的药师殿的殿主,深得村民顶礼膜拜。听说这对小夫妻是果严禅师的亲人,村民自然是诚惶诚恐,招待得无微不至。那小夫妻俩也非常人,虽然穿着朴素,满面风尘,但待人接物,举手投足,莫不令这些村人啧啧称奇。那丈夫倒也罢了,不过是谈吐时常掉几句书袋,令人难以听懂。妻子却是美艳无俦,秀丽端庄,一身布衫也难掩绝色,险些连老村长的眼睛都看直了。

丈夫自称姓荆,名叫荆凡,妻子便唤作柳娘。二人本拟择一处田产安居,可柳娘绕着村子走了一圈,却一眼相中了那条小溪,荆凡自然依她。二人不再挑地,而是在溪边盖了一间木屋,用篱笆围了一片空地,种一些花草,养了几只小鸡小鸭,还从村长家讨了一条刚出生的雪白小奶狗,说是用来看门护院。没过几天,荆凡便在市集上买了一批树苗,开始沿着溪水两岸,种了一排桃树、柳树。

村人只道是小夫妻俩玩耍,起初也没当回事,可过了几个月,那荆凡好似上瘾了一样,竟然种了满满十里,把一条小溪两岸都栽得有模有样,还请石匠打了一批青石砖板,说是要铺成小路,方便村人打水。这是善举,村人自然无不喜欢,只是有时候私下聊天,也不禁嘀咕,说这些事都是只出不进的使唤,不知道这小两口靠什么赚钱养家呢?

有些热心的大婶看不过去,以为这是城里来的读书人家,眼高手低,不知道过日子的艰难,便有事无事过来坐坐,拐弯抹角地劝上几句。柳娘待人接物极为和善,只要来人做客,定是摆出瓜果茶点;无论对方说什么,都含笑点头,最后客客气气地送出门去。只是事后二人该做什么还做什么,分毫不改。几次三番之后,倒是村人都不好意思再上门打扰,自觉吃了人家不少好东西,反而争相邀请他们来家中做客,杀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