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的是不是于兴随?是,不但是,还是带着伤抓到的。
不但抓到了于兴随,还抓到了鞠希增,两个惯匪身边共缴获掷弹筒一门,手枪三支,长枪三支。
那么,抓到于兴随的民兵,又是何方神圣呢?就是当地一伙民兵,确切地说,只有两支枪,还有一支打不响。
这怎么可能抓到呢?事后连陈龙局长都大叹不可思议。
话说协查通知到了阿城县于兴随匪巢所在的那个区。由于前一阶段协查逃亡地主、落魄匪首之类的通报甚多,区里并不了解此案背景,也没有特别地重视。但大家对工作还是很负责的,一个公安助理员马上蹬上自行车赶赴于兴随可能藏身的村子,找到村公所,要求协助监视、查找于兴随和鞠希增。
村书记恰好不在,只有民兵组长在。这位老兄用东北话说就是一个「彪子」,看完通知,说:「这两个人我见过,前两年经常来,几天前还见到过,和一个『王秃爪子』是亲戚,自称哈尔滨的公安,原来是土匪啊。俺们屯群众基础好,我叫民兵集合,咱们把他们抓来不就完了。」
助理员还有些顾虑,说领导可是让协查,不要打草惊蛇,土匪还有枪。
民兵组长说 :「没事儿,我们多叫点儿人,十个打一个还不行吗?再说,你不是有一支枪?我们村也有两支步枪,虽然有一支打不响,拿着也吓人,俩土匪最多两支枪,论武器还是咱们横。」
助理员说,好。
于是就敲钟集合民兵。
此时于兴随在干什么呢?他的思维和一般人不同,从傅云书那里跑出来并没有直接去暗点,准备上阿城窝点取足够的钱和大烟、粮食,带着鞠希增潜回哈尔滨去躲藏——经济基础和后勤的重要性,一个土匪也知道得很清楚。所以他回到了阿城,而且刚进村不多会儿。村里这样一通折腾,民兵集合他不可能不知道,但很快就松懈下来。
他问了问留守的鞠希增,村里并无异样。民兵集合以后就开始开会,于兴随想,抓人争分夺秒的,哪有这么闲,这应该不是冲着他来的,估摸着是上级布置个春耕任务什么的。他就继续和鞠希增收拾东西。
也是歪打正着,这位民兵组长认为抓土匪也是出兵打仗,要先「饱餐战饭」,于是把民兵集合起来,先吃烙饼夹炒鸡蛋,顺便分发武器,进行阶级教育和斗争教育,鼓舞士气。也正是这一番过程,打消了于兴随的警惕。
太阳过顶,大家吃饱了炒鸡蛋,一声呐喊冲向「王秃爪子」家。等在堂屋的于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