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8 节 让人感伤的秋天(第1页)

参与者:老师(多多妈妈),多多,聪聪。

老师:我们的古典诗歌,写两个季节写得最好。

多多:一个是春天,一个是秋天。

老师:一到夏天,你们还想写诗吗?

多多:不想,太热了。

老师:对啊,哪有诗意,只有湿意了。

多多:还有很多痱子,只有汗意。

老师:到了冬天了?

多多:太冷啦。

老师:不管怎么说,优秀的作品,很多集中在春天和秋天。写春天的呢,很多都是伤春之作,为什么要伤春啊?春天到了,不是挺好的吗?悲伤什么呀?因为春天太美好了,花开了马上就要凋谢,好紧张啊。花一开,很开心,但心里又很焦虑,生怕她马上谢。所以红楼梦中林黛玉会干什么啊?

多多:葬花。黛玉把凋谢的花全部埋到土里去了。

老师:对,非常好。这就是伤春之作,黛玉还写了一首《葬花吟》,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到了秋天,和伤春对偶的呢,就是悲秋了。春天花落了难受,秋天叶子落了,心情也不好。不过,你们两个小朋友秋天心情倒挺好的,因为你们宅在家里。但是有许多人,远离了家乡,漂泊在外,你觉得他们心情怎么样?要是你们一个人孤零零地,离开父母,离开爷爷奶奶,离开自己的家,千里迢迢,孤身在外,你们的心情会怎么样?

聪聪:感觉很孤单。

老师:好,今天我们的话题就是秋天,那些旅人们,旅就是旅居在外。有很多诗人都飘泊在外。为什么中国人特别不喜欢跑到外面去呢?因为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家,农业国家的人,最美好的理想就是孟子说过一句话: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什么意思呢,给我一块五亩的地,里面可以种粮食。田边上种上桑树。桑树干什么用的呀?

多多:是喂蚕的。

老师:喂蚕宝宝干什么?

多多:就是让蚕宝宝吐丝,可以做丝绸。

老师:对,就是让蚕宝宝吐丝,结茧。我们的丝绸就是种桑树养蚕来的。如果给我一片田,我首先可以种粮食,解决吃的问题;其次我可以解决穿的问题,衣食无忧。所以中国人最喜欢安居乐业,最怕失去土地,背井离乡。而且,中国人是儒家的伦理体系,儒家说:父母在,不远游,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我们是很讲究孝道的,爸爸妈妈年纪如果大了,身体又不太好,这种情况下,最好呆在父母身边,孝养父母,不要出外了。我们今天就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