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说完端午的习俗,我们发现,现在最好看的景色是荷花开了,多多,你说说看荷花开时的景色吧!
多多:清朗的天空,明亮的水池,深浅不一的荷花,花苞和绿色的荷叶,一只胸部长着雪白皮毛的小麻雀……
老师:一定是麻雀吗,你不能想一只漂亮一点的鸟吗,黄莺?
多多:一只喜鹊,站在一个花苞上,花苞瘦瘦的,水中的倒影清晰又明亮。
老师:非常好,多多,虽然我们图片上只有一个花苞和一只小鸟,但是你可以放大啊,可以想象啊,想象一池荷花,想象宽大的荷叶,上面还滚着露水;想象整个空气中有夏天的风,有小鸟飞来,小鸟立在花苞上,会有什么变化,小鸟会不会是杂技演员,可以纹丝不动?
多多:它飞上花苞,准备飞翔,花苞会晃动。
老师:对,实际上它一停到花苞上,花苞肯定会有一些晃动。由于她体态轻盈,用爪子一撑,一下子又飞远了。不过我们今天要讲的呢,不是小鸟,而是蜻蜓。
首先,我们看第一首诗,多多,你先来读一下。
多多朗读:《临平道中》
宋 释道潜
风蒲猎猎弄轻柔,欲立蜻蜓不自由。
五月临平山下路,藕花无数满汀州。
老师:我先来描述一下。水边的蒲柳,在风中轻柔起舞,发出猎猎的响声。而蜻蜓,想停留在上面,却总是身不由己,乍停乍飞。正是五月,走在临平山下的道路中,只看见无尽的荷花,开满了水面。
作者是释道潜,释就是僧侣,指的是和尚,是一个叫道潜的和尚。他经过临平,临平就在杭州市的东北部,那里有一座临平山。道潜说风蒲猎猎弄轻柔,蒲就是蒲柳,被风一吹,会发出猎猎的声音,猎猎是象声词。而这个时候,因为有风,所以蜻蜓想站在草尖上花苞上,能站稳吗?欲立蜻蜓不自由,不自由就是没法控制自己的身体,所以乍停乍飞。这个时候,道潜走在山路上往下一望,哎呀,下面有无数的藕花,什么是藕花呀?
多多:就是荷花,莲藕嘛。
老师:对,就是荷花,底下是无尽的荷花。和这首诗非常像的另外一首诗呢,是宋代的诗人杨万里写的,我来读一下:
《小池》
宋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读完这首诗,我先来描述一下:泉眼爱惜细小的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