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 节 半夏生(第1页)

青峰道长这些日子打坐的时候经常心神不宁,师父在病榻前曾给他占过一卦,说他四十岁的时候有一大劫,卦辞言道:「饮酒濡首,亦不知节也。」,难道真要应了此卦。

青峰其实比静虚晚拜入师门,只是他拜师时就比静虚年纪大,师父就将他排在前面。

他的父亲是「伪夏」国主明玉珍手下的大将。「伪夏」国主明玉珍与太祖一样以红巾军起家,坐拥渝川天府之地却没有逐鹿中原的野心,把蜀地倒是治理的井井有条,百姓安居,不过天不假年,早早的就病故了。太子明昇继任了国主,没过几年太祖大兵压境势不可挡,只能领着群臣出城投降。

青峰一家便跟着明昇一起被押解到了京师,机遇巧合正遇到师父从犯臣家属中选徒,便被师父选中进了道门。不久父母家人又跟着明昇流放去了朝鲜,独剩下他一人留在了京师。

青峰的父母出生贫苦却都是敦厚温润之人,所以青峰自小也是安静的性子,现在远离家人一个人进了师门就越发谨小慎微。不过师父却偏偏喜欢他的这种沉稳的性格,相反总是要教训事事出头摆小聪明的师弟静虚。

青峰本来是想好好跟这个师弟相处的,可是私下里静虚经常纠集其他的师兄弟一起来欺负他,还好他继承了父亲气力,几次下来静虚也占不到什么便宜。

有一次静虚又带着一伙人欺负青峰,却让师父看到了,师父不仅重重地责罚了静虚,而且对青峰是越发疼爱。

师兄弟两人就这样在观里磕磕碰碰的长大,也开始自己收徒,两人的关系倒是没有小时候这么紧张,但也就是这样不咸不淡的维持着直到师父病重。

师父眼光好,又有大见识,颇受太祖皇帝器重并委以右正一的官职,几乎可说是统领天下道门,若是师父羽化登仙,这衣钵会传到谁的手中,青峰也是想过这个问题的,只是他向来安乐知足,一转念就变成了师父自会安排妥当,我自己想来何用。

可是,静虚不这么想,自从师父卧床他便如换了一个人一般,天天在床前侍奉,片刻不离左右,青峰倒也落得个自在。

最后师父留下遗愿,还是由青峰受了衣钵成了道录司的左演法,静虚只得了个右玄义。

离最高的法坛只有几步之遥,青峰自然对师父感激涕零,只是这些年修道弘法却总也填不满年幼时离开父母留下的大窟窿,所以在外人看来他总是一副不悲不喜的样子,而在师弟静虚的眼中他就是会装。

不过,青峰知道他的徒弟们很在意他在这道录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