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节 大美诗篇(第1页)

《诗经》与我三千年

《诗经》的时代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是《诗经》第一首《关雎》的第一章。诗里的男子爱上了一个美丽的姑娘,白天黑夜地想念她,追求她。先是不太顺利,于是晚上连觉也睡不着了,像烙饼那样翻来覆去。后来想出了办法,用各种音乐来取悦她。如果用「五四」时期那首著名歌曲来唱的话,就是「教我如何不想她」。

不可思议的是,这么一首现在还能朗朗上口的诗歌,竟然诞生于大约三千年前!不仅这一首,《诗经》里所有的诗歌,都诞生于大约三千年至两千五百年前。那个时候,在整个地球上,除了几大古文明以外,现在大家所知道的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还处于原始蛮荒状态;而我们的先人,就已经在用今天我们也能懂的语言和文字,歌唱着他们的喜怒哀乐,歌唱着人类的普遍情感。然后,它们穿越了两三千年的岁月,来到我们的面前,依然感动着今天的我们。仔细想来,这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啊!

《诗经》的地域和作者

不仅是时间的悠久,还有血脉的相连。不像其他的古文明,走马灯似的换将,你方唱罢我登场,古代的人与现在的人,已经不是同一个民族;中华文明则一脉相传,那些唱着《关雎》的人,就是我们直接的祖先。《诗经》的十五《国风》,加上大小《雅》《周颂》《鲁颂》《商颂》,大致诞生于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相当于今天从陕西中南部到山东半岛一带。那是两三千年前我们的祖先主要生活的地区,他们的子子孙孙后来散布于辽阔的中华大地。

荇菜.诗经名物图解.细井徇撰绘.日本国立图书馆藏本

虽然《诗经》的作者都没有留下名字,身份也包含了士大夫与一般百姓,可每当我读起《诗经》里的《召南》各篇,就仿佛听见了我祖先的声音。那个与周公(旦)一起协助周成王治理天下的召公(奭),就是我们「邵」氏的始祖。我很喜欢读《召南》里的那首《甘棠》,里面称赞了周宣王时的召伯(虎),他在召氏领地留下了美好的名声,当地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