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 节 一代之诗歌,一国之文学(第1页)

伟大的唐诗和盛极的时代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诗经》《楚辞》以降,人们通常会挨着个儿说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戏曲小说,就是因为它们各自占据着自己时代的中心,成为人们绕不过去的文学典范。

不过尽管如此,唐诗仍旧与众不同。中国号称「诗国」,许多时候不是因为有汉赋、有宋词,而恰恰是因为有唐诗。至于全球范围内,从东亚到欧美,许多人知道中国人会写诗,也主要是因为他们觉得只有唐人认真地将作诗当饭吃。

关于西方人推崇唐诗的例子可谓不胜枚举,欧洲的阿瑟·韦利、戴密微等人就不用说了,美国的意象派诗人也是唐诗的「脑残粉」,其代表人物如庞德,被艾略特称为那个时代「中国诗的发明者」,他发明了什么?主要就是发现了意象营建这个以唐诗为代表的中国诗高超的艺术表现「密码」。其实,他学习态度认真,但学习成绩能不能及格是很难说的。

当然爱唐诗的不仅只有诗人,大家一定知道奥地利伟大的作曲家马勒的交响乐《大地之歌》,作曲家特别注明这部作品是根据唐诗写就的。但经过法语和德语的两重转译,当 1998 年德国交响乐团来华演出时,许多中国人都不清楚它具体借鉴了哪几首唐诗,后来才知道他哪一乐章汲取了李白的《悲歌行》,哪一乐章汲取了张继的《枫桥夜泊》。

再说回唐诗本身,此前统计的唐人诗总共有四万八千七百首。随着出土文献的不断出现,现在这个数字已上升到五万多首了。其实历史上何止这个数目?实在是因那时雕版印刷尚未通行,书靠手抄,许多诗歌甚至诗人在流传过程中被埋没了。

今天各位如果有志向和兴趣,可以试着在史海中打捞。万一捞出一两首李白、杜甫的诗,一举成名是小,全世界的专家教授都会坐飞机赶着向你鞠躬致敬的。

为什么?因为唐诗太伟大了。当然造就这种伟大的是时代,就一个朝代而言,唐代实在太伟大了。

到了宋朝,因为大唐在海外影响巨大,东南海外诸国已开始用「唐」来代称中国。中国人被称作「唐人」,中国的衣饰被称为「唐衣」,中国的商船称「唐船」,贩卖的东西称「唐货」,甚至汉语在那个时候也会被称为「唐语」。海外华人也习惯称自己为「唐人」,喜欢聚居在「唐人街」,把自己的祖国称作「唐山」。另一方面,外国人在中国住久了则被称为「住唐」,比如今天的广州,就有许多「住唐」的非洲兄弟。

唐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的标志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