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节 入门的第一步

《论语》和《孟子》的基础读本

从汉代开始,就有学者为《论语》和《孟子》做注,由于这两部书地位重要,后来的学者不断地对前人的注释加以发挥、补充、改动、订正,由此衍生出了大量的《论语》与《孟子》的注释,就是研究专家也不可能看遍。到了今天,我们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论语》和《孟子》总是首选必读书目。现在的学生,接触传统文化的内容通常相对较少,而《论语》和《孟子》又是离我们年代久远的先秦典籍,读起来当然会有困难。但好在它们太重要了,所以首先,历代的学者研究的多,注释的也多,基本内容大体都已经弄得比较清楚。其次,现在的学者研究的也多,其中很多人是非常优秀的学者,他们为《论语》《孟子》做注释、做翻译、做导读。我在这里推荐几种读物。关于《论语》《孟子》的书太多了,我只能有选择性地介绍几种基础的入门阶段读本和工具书,方便大家使用。

首先要介绍的是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与《孟子译注》。杨先生是二十世纪杰出的古汉语专家与古文献专家,生于 1909 年,病逝于 1992 年。他三十年代初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而他又有家学渊源,他的叔父杨树达先生是更著名的古汉语专家与古文献权威,也写过关于《论语》研究的重要著作《论语疏证》。杨伯峻先生写过多种研究古汉语语法的书,他给两部重要的古代典籍《左传》和《列子》做的注释,迄今为止仍然是最好的。而他最为大众所知的,是他在五十年代写的两部意在普及的重要著作——《论语译注》与《孟子译注》。

《论语译注》完成于五十年代中期,对《论语》全书逐句加以注释和白话文翻译,全书最后还附有《论语》词典,把《论语》中出现的每一个字都做了解释。这当然很有用处,例如有一个字杨先生可能认为不必注,但我们如果不清楚,就可以查一下后面附的词典,再对照译文,就更容易明白了。

把《论语》译成白话文的,杨先生不是第一个,这样的工作之前就有不止一个人做过。但杨先生是古汉语专家,他看的《论语》研究著作很多,所以可以博采众长,再根据自己的研究心
(本章节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