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三角大大小小毒枭之中,坤沙无疑是最出名的,是唯一一个谋求以毒建国的大毒枭,他虽为缅甸籍,却无比认同身上汉族血统。
在为自己贩毒行为狡辩时,坤沙是这么说的:「西方人当年如何用鸦片打开中国的大门,今天我就要如何还过去!我没有往中国卖过一克毒品……」
1933 年,坤沙出生在掸邦莱莫山弄掌大寨,其父亲是云南汉族第七代移民,祖上受封为莱莫部落土司,并世代相袭,母亲是掸(傣)族人。
坤沙多次对采访他的记者说,他叫昆沙不是坤沙,至于其中的原因后来有人透露说:坤,为阴阳的阴,有女性化的意思。不过因为周围的人都叫他坤沙,以后就约定俗成。
幼年时期坤沙很惨,3 岁,父亲病死;5 岁,母亲因为抽鸦片过量也死了,从小就由祖父张纯武(缅甸名坤山)和二叔张秉舜抚养长大。
坤沙在 3 岁时候就有了土司头衔,但这给他带了很大的风险,因为当地头人土司之间经常杀来杀去,因此他很小跑到果敢躲风头,后来报名参加了国民党残军开办的军事培训学校,稍大一点就帮残军贩卖鸦片。
坤沙在 16 岁时候干了一件轰动金三角的大事,在一次押送枪支和鸦片的过程中,遭人抢劫,由于实力悬殊,他没有硬拼,而是选择隐忍不发,显得人畜无害的样子,事后还设下盛宴邀请对方头目全家。
双方把酒言欢之时,坤沙突然出手将这一家子枪杀,然后把脑袋割下,装在袋子带回去交差。
这个事情传开之后,坤沙就有了金三角「铁血屠夫」的外号。
在国民党残军开办的军事培训学校里,坤沙虽是罗星汉学弟,但年龄却比这位学长大 1 岁,聪明能干的他学了很多正规的军事技能,其中最受益匪浅的是识字。
成年之后,坤沙回到故乡莱莫山弄掌大寨,正式接管土司一职,并组织了第一支属于自己的贩毒武装力量,人数不足四百人。
1962 年,缅甸军事政变,新上台的军政府对地方武装力量采取了强硬的态度,坤沙实力较弱,没有任何反抗的余地,只能选择宣誓效忠。也正是这一年,国民党残军军官张苏泉加入了坤沙的队伍任参谋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