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从中国溃败而来的国民党残军,拒绝在异国他乡慢性死亡的命运,他们以军护毒,以毒养军,在金三角开启了另一段彪悍传奇。
泰国北部,美斯乐金三角民俗村 93 师博物馆门口,有一副对联——上联:年年难过年年过;下联:处处无家处处家;横批:十年北伐、八年抗战、四年内战、叱咤金三角、胜败论狗熊。
这讲述的是一支辗转异域的国民党残军真实写照,一支借土养命的部队,一支没有祖国的孤军,他们在异域战胜,仍是天地不容;他们在异域战败,只有死路一条;他们在异域战死,便与草木同朽。
借土养命
1950 年一月的一个晚上,夜无繁星,一支总数仅千余人的国民党残兵不计一切地向西南边陲逃命。领头人叫李国辉,此时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团长。谁也没想到,多少年后,正是此人开启了金三角毒品王国的大门。

李国辉,河南人,金三角当地人称「小李将军」。那天晚上,他带领手下残兵逃出国境线后,在缅甸小勐拉正好遇到 93 师 278 团副团长谭忠带领的残军,两边一合计,决定抱团取暖合并为一支部队,番号仍沿用 93 师称号。
随后,李国辉、谭忠通过电台跟台湾国民党当局取得联系,咨询下一步去向,得到的答复却是:「自谋生路,自生自灭」。两人听到后气得差点吐血,但冷静下来后,他们还是把部队命名为「中华民国复兴部队」。
既然台湾国民党当局已经明确拒绝,李国辉决定自谋生路,他以缅甸小勐拉为中心,开启以军护毒的异域征程。为了扩充兵源,他不仅就地招收华人子弟兵,还发起「军民联姻」运动,甚至下了一道嘉奖令:「全军无论谁如果娶了本地女人做老婆,赏二十块大洋。」
看到一支异国军队在此盘踞,缅甸中央政府坐不住了,立刻派国防军前来围剿。李国辉一开始并不想兵戎相见,他给缅军将领坎丹信写了一封信,说道:「我们是借土养命的部队,只是借道,马上……」
然后派手下邓克保与蒙振生前去送信,并进行谈判。然而坎丹信很狂,先是把信撕了,再将蒙振生扣押,放邓克保回去转告李国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