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章 ,钢铁洪流(第1页)

燕然山脉,东连渤海,西接晋北,北上草原大漠,南捍京津华北原野,横亘中国北方的心脏地带,自古以来以来就是中原王朝的边塞屏障。农耕文明的势力强悍时,可以越过它直扑广袤无垠的蒙古大草原,东北富饶秀丽的宜农地带,甚至把战线北推到阴山,大青山,兵锋所指,前沿竟然能达到杭爱山地,贝加尔湖泊,汉唐雄风,大明铁骑,名将窦宪,李靖,蓝玉,治君朱棣等,都曾一遍遍地用铁和血耕耘过这片热土,播种着华夏种族的荣耀,燕然勒石已经成为中国军人最高武功的千古标尺。

突破长城禁锢,游刃东北蒙古,收复大好河山,已经成为栗云龙此时最狂热的梦想。

炎热季节火辣辣的风吹拂在脸上,激起的竟然是难以想象的兴奋。

马场誓师以后,中国新军以坚定的步伐,稳健的速度向关外推进。三个师团呈现一个巨大的扇面向着前线推动,在栗云龙的心中地图上,那是三个血红的箭头,正强健有力地向前延伸,第一师团主力直叩山海关,打开通往东北的要津,目标是已经被俄罗斯军队占领的沈阳,那儿是俄罗斯远征军的前敌司令部,当然,这只是第一期的目标,在占领沈阳以后,将视情况的变化而确定新的作战任务。如果俄罗斯军队崩溃,则顺理成章地轻松收复东北,如果俄军向北逃窜盘距黑龙江的哈尔滨城,则第一师团的主力将在适当整编以后,迅速向北推进,光复吉林诸城乡,进攻哈尔滨,将俄罗斯侵略军的主力部队彻底歼灭。

第二师团和第三师团则以次向西边排开,出长城各路锁钥,向北进军,然后在迂回包围,到达东北辽宁吉林的西侧,配合第一师团的行动,如果战事顺利,则分兵追剿俄国残余军队,如果行动困难,则帮助第一师团会战。

这是一个半弧形状的行军路线图,第二师团和第三师团的路程远了一些,可是,作为第一师团的侧翼保护,作为对敌人的震慑威胁,栗云龙觉得还是可行的。

其实在他的心里,这是一个镰刀,将拐形的镰刃挥舞出去,再猛然间狠狠的一勒,目标自然是东北的沈阳一线了。那种气势是他所喜欢的,宏大,壮观。就象围棋高手的某一个流派,注重棋形的完美,气势的磅礴。有了气场和势,才能有取得实效的先决条件。

栗云龙的主要战略计划,并没有跟普通的军官们讲,因为这是军事机密。只有政委,师团长几个才略知一二。不过他们的行军路线图,大家还是知道的。马场誓师时,各部队就找到了足够的向导,给予相当优厚的条件,那些经常跑口外的商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