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鬼头大刀营(下)
“我儿,为父告诉你一件事情我们不是汉人,而是苗人”老庄主一开口。()
却让李长青微微一愣,感到无比的吃惊。
“苗人?湘西苗人?”李长青下意识的开口问了一句。
据北宋中叶的《新唐书.宗室世系》一书记载:李氏源出嬴姓,为颛顼帝高阳氏的直系后裔。皋陶做了尧帝的理官,子伯益被赐为嬴姓。其子孙以官为氏,称理氏。老子李耳是第一个以李称姓的。
“李耳”即楚语“老虎”。
龚维英著《原始崇拜纲要》中说:李耳亦楚语,即虎。老子故国陈,灭于楚,故得为楚人。陈属淮河流域,正呼虎作“李耳”。老子之亦名李耳,理由在此。李耳应是陈楚民间对虎的俗称。今陈地民间相传,老子生于庚寅年,属虎。当时苦县一带方言称虎为“狸儿”,故亲邻戏呼老子为狸儿,后渐演变为“李耳”。
李国昌本为朱邪氏,名赤心,沙陀突厥酋长朱邪执宜之子。唐懿宗咸通十年9年)任太原行营招讨等职,因随从康承训击败庞勋起义军有功,升为单于大都护、振武军节度使,被赐姓李名国昌。
而李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四位,在中国也是一大姓氏。
除去汉族,回族,苗族,壮族,瑶族、白族,畲族等民族都有李姓
苗族李姓居住在南方,半数以上在贵州,其余分布于湖南、云南、广西、四川、广东、湖北等省,与其他兄弟民族大杂居,小聚居。
在黔西威宁地区的苗族中为大姓之一。汉姓李,苗姓为“孟恩路”,这是他们实行“子父连名制”的一种特殊写法。苗族中的李姓,有些是民族融合的产物,有的已与李姓的原义无关。例如,清朝咸丰、同治年间由张秀眉领导的贵州苗民起义中有个起义军将领叫李洪基,但他并不姓李,“李”系他的苗语名字“拟”的讹写,而“拟”在苗语中意为水牯牛,“洪基”为“弯角”之意,故“李洪基”即“弯角水牯牛”。据有关学者考证,清代官府在登记户籍册时,用同音的汉姓代替男性户主的单舌苗名,因而形成了苗族汉姓。苗族中的一些李姓,就是这样产生的。
“不错,我们李家庄就是从川东湘西一带迁徒过来的”
李长青这才知道,这群护庄队为何如此强悍了。
川东湘西自古以来民风彪悍,那些生活在穷山恶水之间的山民,很多都是半民半匪。为了应付随时可能出现的危险,为了拥有足够的力量生存下去,那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