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明码通电!自绝后路!(第1页)

第一百三十六章 明码通电!自绝后路!

轰走了手下一群军官后,李长青身边安静了下来,只剩下参谋长王永泽一个人。()

而王永泽蹲在地上,看着刚才李长青在地上勾画出的简易工事图,紧皱着眉头,像是在思索着什么。毕业于正规军校的王永泽,学习过正统的完整的军事理论,自然不像是其他草根出身的军官那样的浅薄。

在他看来,团座随手画出这副简易的工事图,其中却是蕴含着非常丰富的防御理论。但是究竟高明在那里,他却是有些摸不到头脑。

毕竟在那个时代,还未脱离正规的交战理论,尤其是国内军阀战争,讲究还是像古代两军交战,一字铺开,兵对兵,将对将的战斗。

哪有所谓的纵深防御,侧翼保护的概念。一直到后来德国发动‘闪电突袭’之后,这种概念才被提升到战略的高度。

战略和战术的区别在于,战略一般是指在战场之外实行的,比如作战目的,投入兵力,战场选择等;

而战术是指在固定的战场上如何利用有限的兵力去赢得此战的胜利,一般来说战术的优势是抵消不了战略的劣势的。

当年,德国的装甲部队,飞驰电掣,席卷整个欧洲大陆,一时间,欧洲各国谈德色变,惶恐不已。

在纵深防御以及后来的大纵深理论中,突破理论和追击理论是最关键的两个组成部分,它们构成了大纵深理论的核心内容。突破敌人防御是进行大纵深战役的前提,没有突破的完成就谈不上纵深进攻。

大纵深理论认为,采取战斗侦察,可以及时察觉敌人企图,更正指挥员的错误判断,使己方炮火力量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给敌人造成巨大的损失,同时为己方的后续进攻部队的进攻铺平道路,减少突击部队的伤亡。

关于大纵深理论中,要求指挥官,在选择主要突击方向时应考虑一系列因素,如集团军的战役企图、敌军集团防御性质和集团编程、地形条件、己方军队状况和能力等。确定主要突击方向一般要达到两个基本要求,就是必须在战役第一日突破敌人的战术防御和保障自己突击集团前出至防御之敌的侧翼和后方。一旦确定了主要突击方向,就应当将装备最好的、战斗力最强的兵团放在主要突击方向上,高度集中兵力,以形成对敌优势。

突然实施火力突击是达到有效杀伤敌人的重要手段尽量缩短火力准备与步兵、坦克开始突击之间的时间间隔,也是达成突破的重要条件。

当然,这个理论对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