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 节 恰到好处的自我加分(第1页)

人和人之间要想建立起可靠的关系,需要恰到好处的自我加分。有的年轻人会觉得提个人的头衔很俗,但现实中,我们遇到的人基本都是普通的人,当你初次去见一个人的时候,对方无法快速了解你的价值,如果你有一些优势的职位,此时你自然地提起,还是会为自己加分的。只是在这个过程中要自然地表达,多考虑对方的感受。

大学生小王和小张都很优秀,学校有个活动,需要邀请社会名人李老师。两个人分别给李老师发去邀请函。

小王是这样写的:李老师您好,我是 ×× 大学的学生会主席,我们想邀请您来参加我们读书节的活动。我们学校是国内重点的 985 院校,我们这次活动会有不少于 100 人参加。您如果来我们学校演讲,不但能够扩大您的影响力,还能推广您的新书。这次活动是免费的,但是我们会组织得很好。等待您的消息。

小张是这样写的:李老师您好。三年前,我看了您的第一本书,被您的观念所影响。这三年来,我的生活变得积极和主动,和老师、同学们的关系也越来越亲密,我现在已经是 ×× 大学的学生会副主席。您为我带来的改变,让我一生受益,我一直想有机会当面对您说一声谢谢。这个机会终于来了,我们学校有一个读书文化节,同学们怀着热情邀请您来!我们不但有专业的组织能力,还有诚挚的热情。等待您的消息。

这两封邀请函一对比,我们就会感受到明显的不同。

首先,小王的邀请中流露着一种自恋,而非照顾到李老师的感受。他介绍自己的学校,完全没有必要提到 985,因为已经有足够知名度的加分项。你越淡淡地提,你在对方心中的分量反而越重。

其次,对于一个在社会上已经有所建树的人来说,直接地表达「我这么做能扩大你的影响力」,基本上是对对方影响力的否定,李老师内心还有可能会起逆反心理。

最后,当一个邀请发出的时候,最好不要提「费用问题」,因为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第一步一定是引起好感,而后才能达成自己的目的。如果好感还没有建立,就只想着达到自己的目的,就是本末倒置。

小张的邀请从三个层面都做得很到位:

首先,小张从李老师熟悉的话题入手。而且,不论一个名人在物质上多么富有,他依然期待自己被认可,尤其对于李老师而言,他的书就是个人思想完整的呈现。

其次,小张的重要信息都毫无遗漏。他的名校背景,他自己的头衔,他现在和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