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天有时候会让我们在和对方聊天的过程中识人识己。
在我的经历中,有一件事情让我想起来就有些惭愧,这个教训给了我很大的一个启发。于是,我常常采用一种故事化的手法把这样的一个聊天案例,在不同场合进行分享。
我在大学时期就一直研究演讲、口才之类的知识,整个大学期间,我协调和组织学校的活动,与老师、同学打交道也很顺利。毕业后,我找工作的过程也很顺利,我知道这是常年研究沟通的艺术给我带来的好处。
后来,我成为领导秘书之后,和领导沟通也得心应手,和其他人沟通也很顺利,逐步成为助理型的秘书,收入和待遇都超出了我的期待。
一直以来的受益,让我更加迷恋语言的力量,而忽视了更深层的本质的情感。直到有一次,领导让我协助业务部门和一位海归人士谈合作,我以为我当然是没有问题的。刚开始接触的时候,我和老先生相谈甚欢。谁知,两个星期过去后,那位老先生便用他那种礼貌而客气的冷淡对待我了。这让我意识到,真正让话语感动人心的不仅仅是礼貌、得体的谈吐,还考验你往其中注入的情感是否真挚。
我刚开始接触这位老先生的时候,我们相谈甚欢,直到一些细节开始暴露出我并不享受和他聊天的过程。比如,他和我吃饭的时候,服务员问我们要什么,我每次都说随便,因为我脑子里还在规划着一会儿从哪里打开话题,让他赶紧和我们签合同。有一次,他打电话给我,问我什么时候能去他公司一趟。我判断签约在即,这属于临门一脚,一定不能犯错误,所以我赶紧回复我任何时候都有时间……不得不说,合作还是谈成了,但是我和这个老先生的私交也结束了,他对我也仅仅是礼貌和客气。遗憾的是,我们的公务关系再也没有机会转化为私人交往。我就这样错过了一个很有能量和心量的、本来有可能是忘年交的人。
开始思虑这件事的时候,我心里并不觉得自己有多大的错,而随着阅历的增加、接触的人增多,我也被别人这么对待的时候,我才感受到对方当时感受到的不自然。
这段关系的不平等在于我一直希望他点头签下一份合同,这就意味着我还是怀着任务之心来和他接触的。对于他来说,他并不排斥我怀着目的前来,但是他认为自己是一位非常有人格魅力的人,所以再有目的性的人都会放下目的,从而和他成为很好的朋友。说得直白一点,貌似别人来征服他,他享受的却是用人格魅力征服别人,毕竟他的学识、见解和视野都是超群的,也会让人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