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年轻人聊天的次数多了,发现年轻人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愿意听我说的人。他们有很多的迷茫,像探险似的接触这个世界,非常期待遇到有社会经验的人给予一定的指导。第二类是只在乎自己表达的人。他们不太在乎经验,也不太在乎别人怎么看自己,特立独行,有自己独特的观点。哪怕是错的,他们也有坚持的勇气。第三类是心有定见,却也不固化思维的年轻人。和他们聊天,你会发现他们的套路很深。他们会一层层地提问,来验证他们已有的观点,并利用你的经验来弥补他们思考中不周的地方。
这三类年轻人的特点都不是一朝一夕培养出来的,他们聊天的风格都和成长的经历相关联。我也曾是个年轻人,我推断这三种类型的年轻人可能有以下这样的人生阅历。第一类年轻人所遇到的年长的人,可能是他的亲友,或者是他的师长,都是很有能力的人。只是由于他们比较内向,或者自信不足,而常常不敢和比他们年长的人交流和沟通。于是,他们一开口说话就容易变成「等待指导型」。
第二类年轻人,有可能是身边所遇到的年长的人,在他们看来活得并不精彩,也不值得他们崇拜和学习,所以他们有着很强的叛逆精神。他们不相信经验,而是更相信自己,他们一聊天就变成了「自我抒发型」。
第三类年轻人属于「心态开放型」,这种类型的人最大的优势在于不卑不亢。无论面对强势的人,还是弱势的人,他们都能够用自己的智慧和想法驾驭和把握聊天的形势,而不会被对方的年龄、身份、地位所影响。
年轻人如何养成这种开放的聊天心态呢?我建议年轻人在踏入社会之前去储备多样化的聊天经验,这个方法对于想要改变的第一类年轻人和第二类年轻人来说都是有效的。比如,和不同层次、不同社会地位、不同年龄段的人聊天。在这里,我要强调的是,要多和比你年龄大的人聊天,因为一个人和比自己年龄小的人沟通的时候,障碍还是比较少的,所以找比自己年龄大的人聊天,更具挑战性。
我们怎么找年龄大的人来储备聊天经验呢?不妨从身边的人入手,这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资源。我们试想一下,一个年轻人只和自己的同龄人或者比自己年龄小的人交往,那么他遇到一些年龄大的人的时候,别人知道他在想什么,而他不知道对方在想什么,别人知道他的语言特点是什么,而他不知道怎么和年长的人打开话匣子。况且,一些重要的客户和领导,一般都是年长的人,毕竟资历和财富都是要靠时间去积累的。
具体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