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节 粤赣古道:从南华寺到丹霞山(第1页)

让我们一起从广东韶关出发,前往江西赣州,走一走连接粤赣两省的古道。

上一节我介绍了韶关在岭南与整个长江中游联系的交通枢纽地位,也就是地理交通上的重要意义,人来人往,在带来财富集聚的同时,很自然的也会带来文化的传播。历史为韶关留下了一座闻名遐迩甚至名声远播海外的佛教寺院,这就是位于曲江区马坝镇境内的禅宗名刹:南华寺。我们耳熟能详的禅宗六祖惠能,在传承了五祖弘忍衣钵后,就是在这里发展出禅宗南派的。

从韶关到赣州(林欣霞绘)

惠能这个名字,连同那句「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偈语,可以说是人尽皆知了,而惠能与韶关、与南华寺的缘分,也是得益于这条沟通了长江中游和粤北的赣粤古道。禅宗五组弘忍的弘法之地是在湖北黄梅,也就是鄂东地区,当年因为惠能悟性很高,五祖选择让他接受衣钵,而没有选择另外一个被广泛看好的弟子神秀,五祖将法物传于他后,就叮嘱他赶紧南下。

按照《坛经》上说,惠能接受教法之后,当即告别五祖,从黄梅经九江,沿着赣江水路,花了很长时间到达大庾岭,据说他的对手因为对此不满,也一路南追,追到了大庾岭,而惠能最终用教法感化了追他的人,最终化险为夷,得以继续南下。惠能先是在广州,后来又北上至韶州宝林寺,逐渐成为这里佛教发展的主导者。宝林寺就是南华寺的前身,始建于南朝,后者得名是源于北宋初年一次重修,朝廷所赐的南华禅寺一名,也就沿袭至今。南华寺是六祖一生弘法的主要地方,在此驻锡三十余载,被认为也是其圆寂后真身供奉的地方,所以一直被视为南禅祖庭,对海东比如日本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南华寺位于韶关市区南约 24 公里处,有公交车可以到,这里是个山环水绕的好去处,这里是五岭之一大庾岭的余脉,峰峦奇秀,古木参天。而一到寺院门口能看到山门上悬挂着「曹溪」两个大字,曹溪是南禅寺前的一条小河,虽然本身很普通,但因为南华寺、慧能而出名,成为禅宗南宗别号,曹溪水也被常用以喻指佛法。《坛经》云:经诵三千部,曹溪一句亡。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