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节 蜀道:千佛崖前几多愁(第1页)

上一节讲到广元两处重要佛教造像之一的皇泽寺,那是和女皇武则天有关的一处皇家寺院,这一节我们来看看广元另一处佛教名胜千佛崖,它演绎的是另外一种历史故事。

记得五年前我从西安坐夜车来广元,当时天蒙蒙亮,微微有雾,我洗漱完站在车窗前发呆,火车伴着嘉陵江而行,江水奔涌向南,两岸群山连绵,在深秋里依然一片青绿。记得穿过几个山洞后,突然看到对岸山崖上密密麻麻有无数大小窟龛,隐约看见里面有雕刻而成的佛像,整个崖壁像一个巨大的蜂窝,那就是千佛崖石窟。

广元千佛崖(摄影/耿朔)

宝成铁路上的旅人,大概都曾注意过这处临水倚山的古迹,而在铁路建成前很长一段历史中,人们从陕西入川的主要道路,就直接从嘉陵江东岸的千佛崖下经过,然后到达其南五公里的广元城。

千佛崖,顾名思义,就是形容这里的佛像非常的多,这里的摩崖造像始于北魏时期,其开凿过程历经近 1500 年,在南北长 200 多米,高达 45 米的峭壁上,造像和窟龛上下错落多达十三层。而实际上「千佛」的说法还算保守了,据清代咸丰四年(1854 年)的碑文记载,这里的造像数量竟达「一万七千有奇」。广元千佛崖上大多是比较浅的佛龛,所以学术界习惯称为「崖」,如果开凿的深,那么会称为「洞」,莫高窟还有个别名就叫「千佛洞」。浅龛与深窟各有千秋,广元千佛崖的这些造像挤挨在一起,琳琅满目,精彩纷呈。

千佛崖深窟(摄影/耿朔)

我当时顺着搭建起来的木质楼梯爬高上低,穿行在千佛崖的洞中龛前,看到石壁上刻着不少记述出资人发愿开龛造像的题记,另外也有一些过路之人留下的朝拜文字或游览记录。这种地处交通要道上的寺院与石窟,往往都是为旅客祈福所建,四川地区尤其多,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