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跟我一起搭乘历史之船,沿着纵贯几千里的京杭大运河,探访沿途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遗迹,追寻这条漫漫长河上的人与事。
从无锡到苏州,以市区距离计算的话,只有五十公里左右,非常近,今天坐高铁只有十几分钟,开车加上出城进城大概也就一个多小时,过去两地之间的交通,包括一直到杭州,很多人还会选择水路,至少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从无锡到杭州的省际水路航线还是相当繁忙的,主要的航道就是京杭大运河,如今这条航线上还有许多货船。
假想一下,我们从无锡城南清名桥上船去苏州,一路是往东南方向走,太湖平原的地势非常平坦,因为大小河道纵横,既有天然的,也有人工的,还有一些是半天然半人工的。从地图上看,无锡苏州之间直直的那条河道就是京杭大运河,它也不断和其余的河流湖泊交汇,江南地区从文明诞生伊始就在和水打交道,如何利用改造,如何趋利避害,是人们生产生活中的大事。
像苏州早在 2500 年前的春秋时期就是一座重要的城市,当时它成为吴国的都城,很注意水上交通,在伍子胥的主持下就开凿了沟通长江和太湖的东西向人工运河,后世称为「胥河」,目的就是沟通都城苏州所在的太湖流域和要西进与楚争雄必须要经营的皖南甚至长江中游地区,这条河就从我老家流过。
京杭大运河的主航道是贴着苏州古城的西边流过,在这儿会遇上一座半圆形单孔古石桥,造型挺美,但不是多么鲜艳,毕竟体量不大,单孔的跨度十米,全长也只有 40 米左右,所跨的只是大运河在这里分叉出的一条较窄的水道,但桥的名气非常大,一说名字您就知道了:枫桥。

枫桥与铁铃关(图片来源:枫桥风景名胜区官网)
对,就是唐诗《枫桥夜泊》里说的枫桥,而旁边就是寒山寺,怎么样,想起那首诗了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短短四句二十八个字,有景有情有声有色,把旅途中的愁绪表现的淋漓尽致,可以说是古诗中写愁的代表作。
我们看诗中描写的方位,张继坐船晚上停泊在枫桥这个地方,他当时走的应该也是运河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