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 节 缔造最强大脑和体能的完美饮食(第1页)

人类之所以成为世界上最聪明的动物,很重要的一点在于,人类是所有哺乳动物中吃得最复杂的。我们的老祖宗可以从自然界摄取 7000 多种食物,能够充饥的无毒食物都成了人类的腹中餐。

但是,随着农牧业的开展以及工业加工食品的出现,人们常吃的食物只有 500 多种。也就是说,有 6000 多种我们老祖宗吃的食物都从我们的餐桌上消失了。

就这 500 多种食物,我们吃的还是自己种的植物或是圈养的动物,上了化肥农药的、催熟的、打了针的,几乎所有食物的营养成分都在贬值。就这么糟糕的食物来源,人们在超市里或者农贸市场转来转去,几乎每一次购买食物的种类都差不多,只选择自己喜欢吃的食物,而不是根据自己的身体需要去购买。每一天坐在餐桌前,端着营养价值极低的精米、精面,吃着大棚里速成的蔬菜,去「欺骗」大脑和胃肠道。

就这样,还有的人这不吃那不吃,不吃水果、坚果,甚至有人还不吃肉类、蛋类、奶类。

我们不再像祖先那样忍饥挨饿,但貌似丰盛的餐桌上缺少了许多对我们身体有益的食物。

那怎么办呢?我们到底该吃什么呢?

通过前面综述,我们可以发现,大概在距今 2 万 ~1 万年前是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转化时期,人类进化得最快。

当时的饮食结构是什么样的呢?

植物性食物占 65% 左右,主要是水果、蔬菜、坚果、豆类和蜂蜜。

动物性食物占 35% 左右,主要是肉类、蛋类、鱼和虾贝类。

这样完美的饮食结构带来了大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低钠高钾、高纤维素、高蛋白质以及脂肪酸中 ω-3 脂肪酸的高含量,糖多为蜂蜜和水果提供的果糖,从而大大促进了人类的进化。我们的食谱与这个时期的食谱越接近,大脑和身体就越接近理想状态。

大家可能会大失所望,我们现在怎么可能像老祖宗那样吃野味、野禽?也不可能茹毛饮血,说了半天这些都用不上。

不!用得上。

第一,我们必须意识到在餐桌食品丰富的背后,我们获得的营养其实十分匮乏,食物种类太少与营养素的含量太低并存。如果我们再挑食,或者总用精米、精面把自己喂饱,就更容易出现营养不平衡。

第二,尽量摄入天然食物,动物类、植物类食物每天都要吃,注意减少加工食品摄入量。

第三,动物类食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