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7 节 我们太容易缺维生素了(第1页)

人体需要两大类维生素。

一类叫作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 A、D、E、K。这类维生素必须溶解在油脂里才能被吸收。

另一类叫作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 B 族和维生素 C,水溶性维生素可溶解在水中,很容易流失。

前面讲到营养素失衡时,都会说到两种情况:一种是消耗大于摄入,另一种是摄入大于消耗。

但是维生素很特别,从食物中获取的维生素在人体内一般不会过量,缺乏的情况居多,为什么呢?

维生素在人体内不能合成,也不能相互转化,只能从食物中获取,所以如果从食物中摄取不足,就会出现维生素缺乏的症状。尤其是水溶性维生素,特别容易流失,如果摄入多了,会马上通过尿液和汗水从体内排出。

脂溶性维生素尽管能在人体的脂肪组织内储存,有「吃一顿,管三天」的特点,抗流失能力较强,但如果不良饮食习惯坚持几年、几十年不变,体内储存的维生素被消耗干净,当细胞缺乏维生素时就会出现许多疾病,甚至会导致死亡。

日常生活中,维生素缺乏主要有以下几种诱因:

第一,膳食中供给不足。比如生活条件太差,没有能力获得食物。

第二,食物加工过程中破坏丢失过多,如熬煮时间过长,冲洗次数过多,或者油炸温度过高,都会破坏食物中的维生素。

有一次,我遇到一位患者,她的周围神经炎特别明显。一般来讲,这个病和维生素 B 族缺乏关系密切,于是我问她平时怎么吃菜和肉类的。她说:「不是讲白菜豆腐保平安吗?我每天都吃白菜炖豆腐。不爱吃肉,一周吃一个鸡蛋。」

我问她:「白菜豆腐您每次炖多长时间?」

她的回答让我们诊室的人都吃了一惊:「半小时。」

这炖的时间也太长了,好不容易吃点蔬菜,还把里面的一点维生素给炖没了,维生素能不缺乏吗?

第三,偏食。有的人家里条件不差,每天桌上摆满丰富的食物,但是却只吃自己喜欢的食物,不喜欢的食物一口也不沾,这样也会造成某种营养素缺乏。有一些人会用白面做出各种食物,看似丰富,但是白面中几乎不含维生素,如果食物中不增加蔬菜、水果和肉类,也会出现身体亏空。

需要提醒的是,由于脂溶性维生素不溶于水,难以从肾脏排出,易在身体里积存过多产生毒性作用,所以我们在补充维生素 A、D、E 等脂溶性维生素制剂时要注意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