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9 节 贫血人群要特别注意肉食摄入

有一天,我在我的微信朋友圈里看到一张化验单,是位 30 多岁女性的血常规,其中血红蛋白只有 7 克,同时红细胞压积、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等显示都是向下的箭头,这些指标综合起来可以诊断为典型的缺铁性贫血。

我在下面留言:建议多吃畜禽类红肉,还要吃肝和鸭血。

结果获得了许多同行的认可。

为什么?因为红肉、肝脏、鸭血中含血红蛋白铁,吸收利用率高,可以有效补铁。

在我国,不少女性都有贫血症状,原因主要分为三个方面:

第一,众所周知的月经问题,出血越多,失去的血红蛋白和铁就越多。

第二,许多女性总以为吃肉会导致肥胖,总想通过吃素食来减肥,但是大多数这样的人不但损害了健康,而且肥胖稳如泰山。

第三,女性生孩子的过程要损耗大量营养素,如果补充不足会引起营养不良。

其实补血不难,只要学会科学饮食,这些问题都好解决。

动物性食物不仅含铁丰富,其吸收率也高,可达 25%。而植物性食物中的铁元素受食物中所含的植酸盐、草酸盐等的干扰,吸收率很低,仅仅为 3%。


在所有食物当中,红肉是铁元素的重要来源,其中牛肉中铁含量尤其丰富,每 100 克牛肉中铁元素的含量为 3.3 毫克,是相同质量猪肉的 2 倍,也高于羊肉中的铁含量。

值得一提的是,牛肉遇到西红柿后,可以使牛肉中的铁更好地被人体吸收,有效预防缺铁性贫血。而且在炖牛肉时,加上些西红柿,能帮助牛肉更快软烂,两者是很好的组合。

此外,鸭血也不错,在开水里煮一煮,捞出来,放点作料,既快捷又好咀嚼,不仅女性,老年人和小孩子都可以经常吃,预防贫血。

 
(本章节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