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 节 蛋白质失衡表现:频繁感冒、发育迟缓、贫血、易疲劳等(第1页)

如果蛋白质不是缺乏到很严重的程度,是很难表现出来的。通常有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成人头发稀少干枯易断、人体代谢率下降、蛋白质类激素减少、新陈代谢所需各种酶的功能减弱等慢性表现,因为这些往往不以疾病的形式出现,很难引起人们重视。但如果不重视,饮食结构不加以改善,蛋白质更加缺乏,慢慢身体就会出现一些疾病的症状。

例如,抵抗力低下,容易感冒发烧或者发生泌尿系统感染;肌肉无力,容易疲劳;胃肠道蠕动能力下降和消化酶的缺乏,导致消化不良;全身发冷,没有力气,甲状腺功能低下;贫血,双下肢水肿或有腹水,骨质疏松,等等。

很多人以为骨质疏松只是缺钙,但其实很有可能是缺蛋白质。蛋白质在骨骼中以骨胶原的形式存在,增加了骨骼的韧性。此外,它还提供矿物质依附,保证骨骼的硬度。因此身体缺乏蛋白质,自然就会骨质疏松。

蛋白质缺乏的表现多种多样,很容易迷惑人的双眼,让人误以为是其他疾病。

我曾经接诊过一个男患者,70 多岁,因为经常心悸气短去心内科诊治,心内科医生做了几项检查,认为「问题不大」,没有必要用药或者手术。

一看问题不大,患者想到自己双下肢无力,自认为可能是骨科疾病,又找骨科医生看了看。骨科医生的诊断意见是「腰椎间盘轻度突出」,不需要处理,双下肢无力与椎间盘突出没有关系。

一看骨科也没有问题,患者想到自己头晕目眩,耳鸣腿软,会不会是脑供血不足?于是又来到了神经内科门诊。

那天我正好在出神经内科专家门诊。

患者进诊室时走得很慢,手拄着拐杖,面色很差,贫血状态,讲话声音也很小,有气无力。

我看了一下病史,患者既往没有高血压,也没有糖尿病,结合他心悸、双下肢无力的症状以及贫血貌,我想应该是蛋白质不足。

于是,我让他把裤腿提起来,用食指压了压他的胫骨前面,两个深深的凹陷非常明显地显现出来,这是可凹性水肿,更证明了我的推断。

接着,他慢慢地从皮包里拿出他以前检查的化验单。血常规里的血色素一项,数值是 8.5 克,低于正常值;生化项目中的血浆白蛋白一项,化验值为 34 毫摩尔/升,也低于正常值。

「蛋白质缺乏性营养不良」诊断成立。

是什么原因造成营养不良呢?

我一问,原来老先生的老伴 3 年前去世了,儿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