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宫里来的是一个年迈的公公,他是跟在皇帝身边的夏公公,看着慈眉善目,没有一点儿架子。
胡元离说我伤重不能下床,所以我也就半躺着回话。
夏公公也不曾托大,站在床边叫起我来一句一个「姑娘」,只听他问道:「姑娘这身子骨可还好?」
跟在皇帝身边几十年的人,即便是他态度再和蔼,我也不敢掉以轻心,打起十二分精神应对:「劳烦公公挂念,太医说奴婢这身子好生修养,过段时间便无大碍。」
看着我紧绷的神情,夏公公笑出了声:「姑娘不必紧张,如今你可是太子妃的救命恩人呢,老奴今日也只是走个程序,来问上几句话罢了。」
我连连推辞不敢,夏公公的视线扫过桌子旁边坐着的胡元离,只是后者浑然不觉自己这个「电灯泡」的角色。
夏公公也就不再避讳他,直接开口说:「那日城外遇袭一事,陛下也听他人说起过缘由经过了,大家都对姑娘当时的机警勇敢赞不绝口,多亏了姑娘,才让太子妃逃过了此劫。」
对上夏公公柔和却毫不掩饰的打量目光,我做出一副略显不好意思的模样:「承蒙公公谬赞,说起来这事奴婢也惭愧,因为奴婢一直都是下人,见识少又胆小,平时办事也缩手缩脚,没少被人笑话,这次多亏了东宫众侍卫舍命相护,才给了奴婢逃命的勇气,要是平时,奴婢早被吓昏头了。」
夏公公笑容未变:「姑娘也莫要谦虚,毕竟太子妃娘娘也亲口说了多亏了你,不知姑娘那日可有看清城外围住马车那些难民的模样?」
「那日奴婢与太子妃娘娘同坐一车,自然不敢肆意地抛头露面和张望,只是透过车窗的缝隙向外瞧了几眼,黑压压似乎是近百人,至于他们的容貌,奴婢是真记不住了。」这话我说出来毫不愧疚,毕竟都是大实话。
「说来也是,如今这城外游荡着五六百人的难民,那日挑事的人,确实是难一一找出来啊。」夏公公叹了口气,颇为无奈地说道。
我不作声,这本就在我意料之中,毕竟那日的重头戏可是并不在难民身上。
果然夏公公又继续问道:「那后来那一拨刺客,姑娘可还有印象?」
「那日虽然事发紧急,不过因那群刺客都未曾蒙面,奴婢自然是还有些印象,只是看着面生,以往也不曾见过。」我谨慎地斟酌语句。
「如此甚好,这几日宫里应当还会有人过来,届时会带来根据他人口述画出来的疑犯画像,还劳烦姑娘帮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